封闭管理十六天,六院那些让人泪目的暖心瞬间……
封闭管理十六天,六院那些让人泪目的暖心瞬间……
从7月31日郑州市六院封闭管理、停止诊疗,到患者全部转运、院区消杀,重建工作启动,16天过去了。
这十六天来,六院院区内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有过太多的离合悲欢。有混乱惊慌,有焦虑不安,有眼泪,有茫然,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牵挂和祝福。
郑大一附院医疗队负责的六院病区里有一位聋哑人,又不识字,交流起来很困难。该院感染科主任梁红霞让女儿帮忙画了几幅画带过来,看图说话,方便了和这位聋哑患者沟通。
为了让小患者放松下来,市骨科医院医疗队员买来玩具逗孩子开心。
为了缓解患者的痛苦,省人民医院医疗队员握着患者的手连连安慰。
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市骨科医院的医疗队员,在病房里给患者过生日。
一个班下来,医疗队员大都是这样的状态,衣服湿透,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白。
患者转运时,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队用氧气袋替患者挡住灼热的阳光。
多次患者转运,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员和司机付出了辛苦的努力。任务结束脱掉防护服后,衣服能拧出水来。
每一次人员转运疏散,市卫健委办公室主任杨东霞都是总协调人。8月7日早上至8月8日清晨长达20多个小时的转运,杨东霞身穿防护服和隔离衣,始终在现场统筹调度,转运结束时,脸上被阳光晒得黝黑,精疲力尽。
前来支援的郑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马超,负责转运过程中六院的医疗安全和保障,一整天时间马不停蹄,一天走了两万多步。
8月8日凌晨,等待患者转运车到来的间隙,六院工作人员躺在地上短暂休息。
转运病人的过程中,来自郑大一附院的医疗队员背起患者。
医护人员疲惫地坐在病区走廊地板上休息。
职工疏散时,六院门诊办主任金丽娟看着同事们一个个远去的背影,流下眼泪。
8月13日,在院区消杀工作中,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一位工作人员长时间身穿防护服工作,累到呕吐中暑。
8月6日上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郑州市市长侯红、副市长孙晓红,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王万鹏,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郑州人民医院院长、市六院党委书记郝义彬等领导,穿上防护服进入六院病区查看。
8月12日,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郝义彬、副主任原学岭身穿防护服进入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隔离病区,查看六院转运病人情况。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有上级的坚强领导,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重建市六院!
来源: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