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方舱医院里一场特殊的科普讲座
江夏方舱医院里一场特殊的科普讲座
武汉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里,河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静波和重症医学科的孙彪要采集一批患者的标本做核酸检测,考虑到咽拭子采集时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以及新入住患者对新冠肺炎治疗的认知亟待加强,李静波主任决定:高效诊疗,科普先行。病区的患者们被召集到了一起,李静波主任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了方舱医院内的专题科普。
一、核酸检测的意义
讲到核酸检测的意义与大家互动时发现,患者对这项检查基本上已树立了正确的认识。李静波主任又补充到,核酸检测就是检测病原体,在很多种的细菌和病毒中,核酸检测最重要的是确定病毒。
二、诊断标准
我们在诊断的时候要有症状,首先要有临床症状,比如发烧、咳嗽、腹泻、头痛乏力等症状;其次,有以上症状后要拍CT,也叫影像学检查,当结果显示肺部有毛玻璃状的阴影时就是肺炎的特征表现;最后是核酸检测。具备以上三条时新冠肺炎的诊断才全面完整。
三、出院标准
一、咳嗽症状消失或者轻微,不发烧三天以上;二、核酸检测两次阴性,中间至少间隔一天(24小时);三、影像检查CT显示炎症被明显的吸收。但如果核酸检测是阴性,而 CT显示处于进展期时不能出院。
四、如何采集标本做核酸检测
咽拭子标本采集有两个部位,一是咽腔,另外是鼻腔。标本采集时会有不适感,通过咽腔时可能会发痒,做深呼吸可缓解。从鼻腔采集时会发酸但不明显。
为让大家卸下心理负担,李静波主任特别说明自己是一名有多年临床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他用自己的专业来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的背后,却没有告知患者,咽拭子标本采集这个过程对于医护来说是具有传染性的操作之一,是真正意义上与病毒近距离面对面接触的时候,一个张嘴的动作,意味着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甚至有没忍住引发的咳嗽、呕吐,哪怕有一丁点穿透防护衣缝隙,采样人员就可能面临感染的风险。面对这样高风险的操作,他们更关心如何在患者没有不适的情况下快速取到标本。治身亦治心,他们正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大写出白衣战士的“医者仁心”。
(稿件来源:河南省中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