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是什么表现?湿气重肚子大?湿气到底是什么?如何快速除湿气?中医谈谈“湿气”这回事
湿气是什么
近日微博上的一个接一个的热搜:“一个湿气大的人什么样”“湿气重毁身材肚子大”把一个我们熟悉的老朋友“湿气”带回到了大家的视野中……“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风邪中的一种,却最为难缠。中医所说的“湿重如裹”,即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像是穿着件半干的衣服一样别扭。要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还要防止湿从体内产生。
湿气重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上班打哈欠,上课打瞌睡,成天昏昏欲睡,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没有真实感像是在梦里。下班或放学回家后,立即躺在床上,浑身无力,甚至连饭都懒得吃……
通常情况,根据湿气潜伏在不同之处,身体都会有相应表现,主要分五类:
湿气分两种
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比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多数是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等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则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湿气总是“协同作案”
湿气喜欢与其他邪气“协同作案”。
比如外湿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还有大家常听说的:湿与寒形成“寒湿”,湿与热形成“湿热”……连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哮喘、肺结节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恶性肿瘤都与湿邪有关。
湿气难以祛除
湿邪非常容易“东山再起”。
中医认为,因为湿性黏滞,非常容易与其他病邪互相作用,使病情更加复杂、迁延难愈,所以非常难以祛除。
尤其现代人饮食偏好“肥甘厚味”暴饮暴食,不爱运动,贪凉喜冷,让体内的湿气不断加重,如不改变生活习惯,湿气就无法治本。
如何赶走湿气
一泡:
中医认为,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二不:
不贪凉:炎炎夏日,冷饮、饮料是最佳解暑选择,但是由于饮料温度太低,容易影响胃气和降,出现嗳气、腹胀等症状。
不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等病症的发生。
三动作:
↓↓动作一:《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二:捏挤天枢穴和大横穴↓↓

↓↓动作三:点按阴陵泉和承山穴↓↓

四神汤: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性平,适宜作为食疗,常常食用之。
来源:河南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任卫英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