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左耳”,不再“卒”不及防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是左心房的一部分,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的产物。与光滑的左心房内壁不同,左心耳内壁凹凸不平,因此容易形成血栓。
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源头?临床研究显示,在房颤患者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说到左心耳,就不得不提房颤。在正常的窦性心律下,左心耳因具有正常收缩能力而很少形成血栓。但是房颤病人房颤时,左心耳明显增大,且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因此非常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卒中发生。
01房颤与卒中
房颤是心血管系统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问题。大部分房颤患者本身会有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而最让患者和家属忧虑的是:房颤会导致“中风”。
房颤是如何导致中风的?左心耳是左心房延伸出的一个类似“耳朵”状的结构;患者房颤发生时,左心耳内血流呈现不规则的涡流样改变,且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左心耳的肌小梁处凹凸不平,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形成血栓。血栓可能随血液流动从左心耳脱落,再伴随血液流动进入脑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
有数据显示: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
90%来自左心耳。
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
是正常人的5倍。
患者因为房颤而中风,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会导致瘫痪、残疾、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预防中风是房颤患者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02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在局麻下,鞘管从腹股沟股静脉经过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穿刺房间隔,建立一个从体外到左心房到达左心耳的一个通道。通过释放造影剂让左心耳的形态、大小、口径充分的显现出来;通过测量,选择合适孔径左心耳封堵器置入到左心耳,它像一个伞样的结构逐渐膨胀并固定到左心耳的口部。这样左心房和左心耳里面的血流就隔开了,几乎没有血流再进入左心耳,能封闭血栓形成的根源,有效预防房颤卒中的发生。
对于易发生卒中的高危人群而言,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比不干预的患者,卒中发生率可降低80%;随访一年后,95%以上的患者可以停用抗凝药物。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钓鱼治近视”靠谱吗?真相来了!专家深度解析真正的“护眼”活动
- 2岁宝宝误服农药,医护人员凌晨1点打响生命保卫战
- 别让“语言发育迟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绊脚石” —一个孩子妈妈的感谢信和启迪
- 签约启动!打通就医路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 “河南方案”亮相世界级会议 破解食管癌治疗难题
- 郑大二附院南阳路院区“三进行动”团队走进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 警惕!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专利,儿童也中招?家长必看防护指南
- 饿到两眼发昏却一斤肉没掉 中医:管住嘴≠饿肚子=辩证施膳,饿肚子当心拖垮代谢
- 36年不敢拍照的他,盯着自己的照片惊呆了……
- 河南省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