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精彩的自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爱卫办 灾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平凡的岗位精彩的自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爱卫办 灾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在防汛救灾,在疫情防控中,英雄的郑州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奋斗,汇聚成了克坚攻难的磅礴之力。在这当中,我们见证了太多感人的场面,一次次泪眼朦胧……
为了职工安全,用电安全,避免强对流天气导致电气短路引发事故,对电动车充电棚作断电处理,待应急响应降低后恢复通电。因雨量过大,排水问题出现故障,导致透析室门缝往外渗水,调来抽水机进行地面清理积水,并派专人把守,随时处理积水,并在门口区域铺放地毯等防滑措施,以防患者及家属滑倒。屋顶渗水,导致连廊天花板脱落,大量的雨水冲刷下来,紧急小组立即出动进行处理,封锁通道,以防出现事故,使用抽水机进行地面水处理。因持续降雨,24小时派人值守,清理雨水。
爱卫办根据医院安排部署,迅速行动起来,紧急启动院内预防性消杀,并及时对全体保洁人员进行多次防控知识培训。暴雨结束后,开始整治环境卫生,清理地面污泥,进行全面的消毒消杀工作。室内、外设立专门的消杀人员,分区分片,责任到人,对垃圾场、垃圾桶、渗水严重的区域、进入口、门帘、地毯进行重点消杀;组织党员志愿者冒着酷暑加入环境消杀队伍,以防止灾害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紧接着新冠疫情的接踵而至。保洁人员的防控知识培训、日常的工作督导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疫情就是命令,爱卫办立即联合感控办第一时间对保洁公司进行业务指导、专业知识培训,对员工进行84配比、终末消毒培训,进行一对一指导,现场督导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保洁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接受力比较慢,要多次反复地培训指导,不厌其烦地去教,做到一一过关。同时还要兼顾全院范围的消杀工作,各病区、门诊、餐厅楼、地下室、垃圾存放处一处不能落下,一天两次喷洒严格按规定配比的消毒剂,核酸检测通道、外出采集核酸工作人员的休息会议室、宿舍更是消杀重点部位,做到随用随消毒。
为防止交叉感染,现已在病区各病室配置地巾,做到一室一巾,增加消毒频次,参照《医疗机构不同等级风险区域日常清洁与消毒》、《医疗机构普通病区环境分类》、《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及流程》、《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严格按要求完成消毒清洁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一线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医院在隔壁大雅酒店为援助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租用了十几间客房,酒店日常的保洁、垃圾清运由医院负责,保洁人员每天到酒店清扫、收集清运垃圾、消杀,做好一线医护人员的后勤服务工作。
全院的电梯也是防护重点,每天进行仔细地擦拭、喷洒消毒剂,还在电梯桥箱放置卫生纸、电梯口放置了插有竹签的泡沫海绵,方便进出电梯人员使用,避免接触性感染,起到很好地防护作用,温馨、贴心。
8月3日接市卫健委通知,为了保障荥阳宜居城骨科医院成为新冠疫情救治医院尽快投入使用,需要医院支援新病房楼开荒工作。下午2点接到通知,医院安排保洁人员40余人前去支援,14:20要准时出发。接到通知,迅速组织保洁人员40多人带上清洁工具准时出征,经过一下午的奋战,完成了急诊楼的一楼和三楼的全面开荒清扫,回到医院已是晚上近八点钟,保洁师傅们个个汗流浃背,但毫无怨言。
在疫情防控期间,还坚持做一月两次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四害”也是传播细菌病毒的重要途径,必须将传播路径有效阻断。联合专业消杀公司一个月内对全院区域进行了三次彻底消杀,减少蚊蝇、老鼠、蟑螂的危害,保持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
疫情当前,每一个人都是战斗员,我们携手同心一起守护着美丽家园。保洁人员不善多言,恪尽职守,不惧辛苦。风里、雨里、尘土里,她们日复一日辛勤劳作,用勤奋的双手,打扫出了洁净的诊疗环境;消杀、清运、灭四害,他们不惧酷暑坚持到底,用坚实肩膀,扛起院区消毒消杀重任。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
不凡是生命的追求。
致敬每一位辛苦劳作的平凡奋斗者!
(来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