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教授团队完成一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造血干细胞移植
河南健康网
2024-05-0883855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小儿内科刘健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14天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成功植入,并顺利出仓转入病房。目前,患儿各项指标正常。
患儿小茵(化名)4年前因血象异常、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血小板重度减低,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未见好转,患儿不能正常生活,在辗转多家医院诊疗无果后,慕名找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移植专家刘健教授。刘健教授团队经过检查并诊断其为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经过团队会诊确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通过与患儿父母、哥哥的基因筛查和HLA配型,最后选择未携带异常基因的哥哥为供者。治疗团队详细评估了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结合多年的移植经验,组织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多位资深血液移植专家病例讨论后,制定了详细移植治疗计划,采用清髓性预处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案,同时给予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干细胞植入。在无菌层流病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护理团队通过精细化管理,从药浴到每日的皮肤护理、口腔、肛周、饮食、大小便、睡眠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克服了感染、器官功能受损等困难。移植14天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成功,患儿顺利出仓,达到预期移植效果。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钓鱼治近视”靠谱吗?真相来了!专家深度解析真正的“护眼”活动
- 2岁宝宝误服农药,医护人员凌晨1点打响生命保卫战
- 别让“语言发育迟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绊脚石” —一个孩子妈妈的感谢信和启迪
- 签约启动!打通就医路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 “河南方案”亮相世界级会议 破解食管癌治疗难题
- 郑大二附院南阳路院区“三进行动”团队走进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 警惕!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专利,儿童也中招?家长必看防护指南
- 饿到两眼发昏却一斤肉没掉 中医:管住嘴≠饿肚子=辩证施膳,饿肚子当心拖垮代谢
- 36年不敢拍照的他,盯着自己的照片惊呆了……
- 河南省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