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驼背瘫痪,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仁心巧手解病痛
在医疗领域,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病例,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励着医生们不断创新,勇往直前。
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就成功救治了一位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脊髓压迫而瘫痪的八旬老人,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赞扬。
01 病情突发,老人陷入绝望
这是一位年逾八十的老人,因骨质疏松引发椎体骨折,进而出现了严重的后突畸形——俗称驼背。更为不幸的是,随着病情恶化,老人的双下肢逐渐失去力量,最终无法行走。面对如此严峻的病情,老人和家人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无助之中。

02 团队协作,医术创新突破
在经历了多次求医未果后,老人被转诊至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在这里,专家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反复讨论。患者被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胸11~12椎体压缩骨折、胸11椎体PVP术后,脊柱角状后凸畸形、胸椎管狭窄症、心肺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针对高龄且多种并发症的复杂病情,如何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解除痛苦,成为了摆在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挑战,脊柱外科的专家们迎难而上。他们决定采用O臂机导航技术精准置入椎弓根螺钉、采用骨水泥螺钉加固技术提高螺钉的牢固性,并应用超声刮匙行PSO截骨术,以实现微创的减压、矫形。这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高龄且伴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为了确保手术成功,医护团队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心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03 精细手术,彰显精湛技艺
手术如期进行。在手术台上,医生们不仅要精确地进行截骨矫正,还要密切监测老人的心肺状况,确保其身体能够承受住手术带来的负担。整个手术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显得格外谨慎,力求做到完美无瑕。得益于团队成员之间默契的配合和精湛的技术,手术最终顺利完成。
04 术后康复,重拾生活信心
术后,老人的驼背问题得到了有效矫正,双下肢的肌力也逐渐恢复。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开始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他们密切关注老人的康复情况,定期复查,根据恢复进度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老人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05 医者仁心,温暖患者心灵
术后一个月,老人带着感激之情再次回到医院进行复诊。此时的他,驼背已经完全消失,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曾经的绝望和无助被幸福的笑容所替代。家属们更是激动不已,感谢医护人员的仁心仁术,让老人不仅重获健康,也让这个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06 技术突破,造福更多患者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医者仁心的体现,也是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机器人导航技术、骨科超声骨刀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像这位老人一样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将从中受益。未来,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次成功的手术故事,更是关于责任、勇气与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勇于挑战,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障碍,创造生命的奇迹。
来源:漯河市中心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精湛医术消除患儿痛苦,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急诊医师获赠锦旗
在急诊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有限,许多都是“一面之缘”,彼此交流较少,医护人员得到的赞誉较多的是患者口头的感谢。而在2024年9月10日这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急诊医生乔开元收到了一面写满感激的锦旗。
- 下一篇
聚焦血栓与止血学术盛会 彰显检验案例专业风采——南阳市中心医院闫彬斩获大奖
近日,由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的凝视未来——临“检”融合血栓与止血学术论坛暨“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案例大赛”在广州成功举办。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闫彬投稿了“真真假假纤维蛋白原,一双慧眼追本溯源”,凭借其卓越表现,在决赛中过关斩将,喜获案例大赛一等奖。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