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母乳变“毒奶”?宝宝小脸黄黄愁坏了妈
新手妈妈小妍(化名)最近愁坏了,宝宝出生都两周了,黄疸却迟迟不退。看着宝宝那微微泛黄的小脸,小妍心急如焚,有人说可能是母乳的问题,建议她停喂母乳,这让小妍陷入了两难,继续喂吧,担心黄疸对宝宝有影响;停喂母乳,又舍不得。
很多新手爸妈都有过类似小妍这样的困惑和焦虑。那么,母乳真的是导致宝宝黄疸不退的 “罪魁祸首” 吗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下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
母乳性黄疸,简单来说,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常见的一种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母乳性黄疸主要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类。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也叫母乳喂养性黄疸,主要是因为早期母乳摄入不足,宝宝排便减少,胎粪中的胆红素排出延迟,在肠道内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它出现的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宝宝一般情况良好,黄疸消退时间会晚于生理性黄疸。除了黄疸表现外,宝宝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喂养不足的迹象,比如体重增长缓慢,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 10%,或者每天排尿次数少于6次,大便次数较少等。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多在宝宝出生1周以后出现,它可以紧接着生理性黄疸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母乳中某些成分,比如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较高有关,这种酶会使肠道内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导致黄疸。这类黄疸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持续4-12周,但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
如何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目前还没有一种特定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能直接确诊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主要发生于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宝宝,如果宝宝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时间,仍然还有黄疸,或者在生理性黄疸期,宝宝的黄疸较高,就需要警惕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一般生长发育正常、反应良好,停母乳3天左右后黄疸可下降30-50%左右,再次母乳喂养后黄疸可再次升高。
当然,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较多,如果宝宝黄疸较高或者持续时间较长,一定要及时就医,必要时需要抽血化验等,以排除可能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比如感染、溶血、胆道闭锁等等。
得了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增加母乳喂养量是关键,如果母乳实在不足,也可以适当添加配方奶,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明显,要及时就医。
对于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不是很高,一般情况良好,比如黄疸低于 15mg/dl,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每隔3-5天带宝宝测一次黄疸,如果黄疸水平超过了15mg/dl,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5天,改用配方奶喂养。在停母乳期间,妈妈一定要按时吸奶,保持乳汁分泌,以免影响后续母乳喂养。等胆红素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恢复母乳喂养了。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