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亲一口就中招?医生提醒:这些“爱的亲亲”可能害了娃

周建文    2025-05-21河南省儿童医院1989 【查看证书】

  当那肉嘟嘟、软乎乎的小宝贝仰着天真无邪的脸蛋向你甜甜一笑时,谁能忍住不凑上前亲上一口呢?,然而,这满满的爱意却可能让孩子患上“这种病”。

  1岁的果果突然烧到38.5度,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就喂了退烧药。可到了晚上,果果睡觉时开始打呼,家人不放心就带来医院就诊,检查结果发现孩子竟是感染了EB病毒,也就是“亲吻病”。

  原来,家人觉得果果非常可爱,平时总忍不住亲吻其脸蛋,殊不知这个亲昵举动,竟成了病毒传播的“桥梁”。

  一旦感染,终身潜伏

  “亲吻病”,医学上又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病。

  EB病毒感染非常普遍,90%的成年人都携带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如亲吻、共用餐具)。

  感染后,病毒会终身潜伏于体内,但多数人仅表现为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感染。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后容易发病,故家长需要特别注意。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感染?

  EB病毒潜伏期一般为5~15天,以典型的“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三联征为主要特征。

  ·发热:多数会出现高热,发热时间通常持续1-2周。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会肿大,摸起来软软的。

  ·咽颊炎:喉咙疼痛明显,咽峡部可见充血,有时还能看到白色渗出物,严重时会影响吞咽和说话。

  ·肝脾肿大:约半数孩子会出现肝脏、脾脏肿大,孩子上腹部稍微隆起,按压时会有不适感。

  ·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位,表现为丘疹、斑丘疹,无脱屑现象。

  ·眼睑水肿:容易被误认为疲劳、过敏,甚至误诊为肾病。

  ·打鼾、鼻塞严重、张口呼吸:孩子睡觉时尤为明显,严重时甚至影响呼吸及睡眠。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肝功能损坏、噬血细胞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得了“亲吻病”怎么办?

  亲吻病绝大多数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是1~2周,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当孩子出现高热时,给予布洛芬或是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若伴有肝功能异常时,会加用保肝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会加用抗生素治疗。

  饮食上应避免高糖高脂,以减轻肝脏负担。

  生活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脾破裂。

  医生提醒:针对EB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用药。

  预防是关键!

  ·避免唾液接触:不要随意亲吻孩子的嘴或手,也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水杯等。

  ·加强卫生管理:勤洗手,定期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增强免疫力:保证孩子均衡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