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生死相托!郑州七院GICU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防重症、保健康”,重症医学是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它更是被外界称为“生死之门”。来自官方通报的数据,近一周来我省在院重症患者的人数一直在1.7万人到1.8万人之间。其中近八成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从12月中下旬开始,原本已接近满负荷运转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GICU迎来了患者高峰。他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这场“退无可退”的战役,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今年76岁的李老太太,近期因感染新冠肺炎卧床在家,出现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急救人员及时赶到,给与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将老人紧急转入院,GICU的ECMO团队早已等待在急诊科,在心肺复苏下急诊给予ECMO。因为多年来的默契配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郑州市七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主任郭琳、副主任张绵等专家迅速赶到急诊科联合评估病人情况。考虑到患者出现了大面积的肺栓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并且已经出现了心跳骤停的情况,建议马上启动ECMO支持治疗。ECMO团队成员已准备就绪,置管、预充、上机,一气呵成,在心肺复苏下行ECMO术,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安全将患者送入病房,抢救工作从急救到重症监护无缝衔接:患者心跳、循环逐步恢复。
病房里面,是医护人员惊心动魄的抢救;门外,患者的家人悉数赶到,心手相牵等待生命奇迹的出现。
所幸,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老人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而随后的检查结果,也显示老人不仅有肺栓塞,同时还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多项基础病。“
就算患者体征平稳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张绵副主任说,包括人工心肺的后续运行管理、原发病的治疗、基础病的控制,对ECMO的成功撤离都至关重要。
即便是救治经验丰富的团队,在治疗的每一个阶段,也都是小心翼翼。“撤机前,如果稍有意外情况,这段时间的救治就算是前功尽弃。”
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守护,随时开展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在GI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10天后李老太太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经过专家综合评估,成功为老人拔除ECMO置管。几天后,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转入心内科进行后续的冠心病治疗。
转出监护病房的那一刻,老太太的家人紧紧握着张绵副主任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而脸上早已挂满了激动的泪水。
在郑州市七院综合监护病房,除了老年人之外,也有几名年纪较小的患者。今年14岁的欢欢(化名),患有1型糖尿病,但家人和她对此却不太清楚。近日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后,欢欢出现了严重的酮症酸中毒,高渗性休克。转入GICU之后,发现患者整个双肺的呼吸功能也很差。医护人员当机立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但小欢欢血氧饱和依然在80%左右。“然后我们就为患者采取了俯卧位,并且坚持每天进行。”这项工作每次都需要至少6名医护人员配合实施,难度极大。而对患者来说,早期的俯卧位治疗,有助力改善患者的低氧,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改善肺部气体分布的不均一性和背侧的肺通气血流比。
郭琳主任说,俯卧位治疗还可以促进肺深部痰液引流,减少心脏对下肺的压迫。“可别小瞧了这个治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需要非常精准的实施。”
这项工作虽然加重了医护团队的工作量,但对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来说,从去年12月初至今,大家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坚守着岗位,牢牢守护着患者的生命防线。 期间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及时发现致病菌给与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利于痰液排出引流,好消息也接踵而至,经过多日的精心救治,欢欢的病情趋于稳定,顺利转入内分泌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次危重型新冠肺炎,突出表现是六十岁以上中老年人受累,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合并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且后续合并阳性球菌、真菌感染较多,且会出现脓毒症休克,一定要及时监测感染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尽管现在困难重重,但大家都很少抱怨,毕竟我们是重症的守护人,是退无可退的守护生命的战士。”郭琳说道。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郑州市七院全体重症监护室人的信仰,更是对他们最好的注解!
来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 上一篇
学科建设迈向新征程——郑州大学五附院新增1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的通知》(豫卫科教函〔2022〕42号),公布了2022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及重点培育学科名单。郑州大学五附院新增1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新增3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加上2021年度评审验收通过的7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医院现共有22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
- 下一篇
直击!为救治感染新冠老年患者全力以赴
高峰期发热门诊一天接诊近900人病房一天住满65岁以上老人……今天我们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直击新冠患者救治“一线战场”
相关文章
- 中医一提醒大家春节后迎来返工返岗高峰 必要的防护少不了
- 降低复发,请避开癌细胞最喜欢的7个“催化剂”
- “医”心守护,优质服务——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积极应对节后就诊“小高峰”
- 李记天:传承医者仁心 创新造福百姓
- 黄红霞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曾建议成立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脊”往开来 砥砺前行|回眸20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微创中心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 重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3个学科被确定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 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再添新猛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微创中心顺利通过评审!
- 直击!为救治感染新冠老年患者全力以赴
- 敬畏生命,生死相托!郑州七院GICU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