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再添新猛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微创中心顺利通过评审!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由朱卉敏主任牵头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顺利通过2022年度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骨外科学(微创)评审。这是对该院脊柱微创中心近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为脊柱微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重点(含培育)学科是我省卫生健康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建设医学重点(含培育)学科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医疗机构整体科研水平,推动全省医学快速发展,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据了解,此次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评审工作自2022年1月份启动以来,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脊柱微创中心积极申报、准备材料、单位申报、在经历主管部门推荐和全省专家评审几个环节,脊柱微创中心准备充分,申报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脊柱微创中心主任朱卉敏表示:骨外科学(微创)成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也是该专业方向河南省第1个重点学科,脊柱微创中心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综合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临床实际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以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带动中心整体诊疗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也特别感谢医院副院长李记天、脊柱中心主任周英杰在重点学科申报中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提供的指导和帮助。
据了解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成立于2014年,于2020年在朱卉敏主任带领下成立脊柱微创外科中心,目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有5个脊柱微创外科,团队主要成员有朱卉敏、孔凡国、王红建、姚杰、张昌盛、赵刚、王少纯、王许可、吕振超、许春晓、郭新军等脊柱微创外科专家,科室目前高级职称11人,博士6人,开放床位100张,年出院患者3000余人次,年微创手术2400余例。
自脊柱微创成立以来,常规开展各类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与综合治疗,创建完善的脊柱微创外科技术体系。理念上,倡导脊柱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化、手术操作微创化、数字化、智能化,始终以不断提高患者的医疗安全为临床工作的第一要务。在术中导航、肌电监护以及手术技术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拥有业内一流的手术安全性。同时中心科研工作在立足于脊柱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始终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脊柱退变性疾病为主要研究载体,先后获得多项科研项目的资助,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22年对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来说是辛勤努力之后丰收的一年,微创中心不但通过了河南省卫健委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评审,并且获河南省发改委授予“河南省脊柱微创工程研究中心〞;同时作为主委单位,成立了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筹备了中国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委会脊柱疼痛科普学组。
脊柱微创中心目前配备有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O臂导航术中三维CT,电磁术中导航系统,可扩张脊柱微创通道手术系统、德国进口椎间孔镜手术系统、脊柱显微镜微创手术系统、椎间盘射频热凝手术系统、C臂、G臂、、监护仪、手术动力、超声骨刀、医用臭氧机等一系列的微创脊柱手术设备。在这些设备的支撑下形成了微创介入、微创内镜、微创通道等完整的微创治疗技术体系,尤其是利用椎间孔镜、双通道内镜采取单纯减压、微创融合固定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椎病等脊柱疾病形成特色,充分展现脊柱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的特点。
通讯员:李晓宇
相关文章
- 中医一提醒大家春节后迎来返工返岗高峰 必要的防护少不了
- 降低复发,请避开癌细胞最喜欢的7个“催化剂”
- “医”心守护,优质服务——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积极应对节后就诊“小高峰”
- 李记天:传承医者仁心 创新造福百姓
- 黄红霞任河南省卫健委主任,曾建议成立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 “脊”往开来 砥砺前行|回眸20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微创中心交出这样一份答卷......
- 重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3个学科被确定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 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再添新猛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微创中心顺利通过评审!
- 直击!为救治感染新冠老年患者全力以赴
- 敬畏生命,生死相托!郑州七院GICU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