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艰辛,通宵达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全力为手术保驾护航
不畏艰辛,通宵达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全力为手术保驾护航
随着汛情的缓解,为了更好的回馈社会,服务中原人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复工复产的号角迅速吹响。2021年7月26日,河医院区门诊楼重启。2021年7月29日,2号外科病房楼在经过多轮消杀达标后开始收治住院病人。2021年8月1日,手术室重启,当日手术量达300余台。
为了全力服务患者和临床手术科室,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科委会对复工后的快速冰冻工作做出了详尽的部署安排,并提前安排工作人员对冰冻室进行仔细打扫和全面消杀。
2021年8月1日8点,冰冻诊断医师、一线医师及技师准时到岗。9点20分,第一例冰冻标本送至窗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接收,接下来登记、取材、制片、诊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快速冰冻的速度及质量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灾后首个术日,面对兄弟科室的信任及病人的需求,科室领导指出: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提高效率,尽可能多的为临床和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适当放松预约时间限制,解除临床的后顾之忧。
下午两点开始,一张张冰冻预约单陆陆续续送达:晚上十点、晚上十一点、凌晨一点、凌晨四点!!因暴雨灾害积压的手术量很大,而且多是难度较高的手术,最晚已预约至凌晨四点。
“特殊时期,又是灾后首个术日,更好得为临床科室及患者服务是最重要的,累点也没关系”晚上十点,连续工作了十四个小时的诊断大夫孟中勤说。接下来的几天,术中冰冻都是预约到后半夜甚至通宵连轴转。
晚上12点、凌晨1点14分、1点20分、1点21分......基本是间隔20分钟左右发出一份快速冰冻报告,一直延续到6点28分,这一份一份凌晨时分发出的报告背后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人对本职工作的坚守与热爱,是病理科人对奋战在手术台上兄弟科室落到实处的支持,也是对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焦急等待的无声回应与共情,这些都离不开值班人员的小家庭对病理科人工作的大力支持,他们是病理科人坚实的后勤保障。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要求医生有较高的诊断水平,需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完成取材、速冻、切片、染色、封片、镜下阅片,最终出据病理诊断报告,确定肿物的良恶性,为手术医生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完成下一步手术。每一台手术的成功,不仅是麻醉师、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的通力协作的结果,也凝聚着病理人的心血,她们是手术室外幕后的英雄,对每一个标本负责,准确做出诊断,为手术保驾护航。
7.20暴雨袭击刚过,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再次严峻,目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全员核酸检测两次均为阴性。关键时刻,郑大一附院病理科人展现出了勇于担当、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一面防汛自救,一面积极重建,为整个院区的全面恢复加速。
(编辑:李佳静,韦娜)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