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疫接核”不用怕,中医妙招带回家
“涝疫接核”不用怕,中医妙招带回家
所谓“涝疫接核”是指在郑州人民在遭遇了暴雨内涝后又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接着开始进行全民核酸的艰难处境,这让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省郑州市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次新冠疫情与以往不同,病毒载量高,传播力强,致病性增强,与以往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干咳、随后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消失。
结合现阶段疫情特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在疫情爆发后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帮助广大人民群众防疫、抗疫。在这里跟广大市民分享两个防疫的中医小妙招。
第一个是由脾胃肝胆病科国家级名老中医赵文霞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古籍经典防疫方药拟定的口服方剂——柴藿紫竹饮。
该方方药如下:醋柴胡6g,炒白芍15g,枳壳6g,炒当归10g,太子参10g,紫苏15g,藿香10g,淡竹叶10g,陈皮10g,薄荷6g,丁香10g,豆蔻15g,木香10g,生甘草3g,大枣3枚。上药加水煎制400毫升药液,每日分两次温服。本方结合郑州地区目前特点,洪水之后,夏季暑湿,紧张劳累,肝郁湿困,影响饮食及睡眠。该方以四逆汤、逍遥散、藿香正气散之意化裁而成。全方具有疏肝醒脾,化湿解暑之功效。可达到防疫的作用,该方药性平和,口感甘淡微苦,男女老幼皆可服用。
第二个是脾胃肝胆病中医特色治疗室为一线抗疫工作者制作的防疫香囊,在一线防疫人员的使用中得到一致好评.
将具体的方药分享给大家:选用苍术10g,藿香10g,佩兰10g,薄荷10g,白芷10g,山奈10g,草果10g,豆蔻10g,石菖蒲10g,小茴香5g,朱砂0.5g;装入适宜大小的布袋中封口,可悬挂于室内或者随身佩戴。该香囊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不仅可以清暑化湿、驱毒排浊,还特意加入了开窍醒神、宁神益志的中药,在预防疫病的同时,可以舒缓大众在“涝疫接核”境况下的焦虑紧张心情。
快快把这两个小妙招收藏起来,保护好自己,配合政策,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争取早日恢复郑州的昔日繁华。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