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二胎宝妈以为痔疮出血,一查竟是直肠癌!医生:人到中年,必须做一次肠镜!
小乐是一位95后的二胎妈妈,大宝才上幼儿园,二宝刚满两个月,全家人都还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快乐中。正值青春年华的她,却突然遭受命运重重一击,原来一个多月来,小乐发现自己大便偶尔有鲜血,本以为是生产后的痔疮引起的,所以并没有当回事,然而过了两周,大便出血竟然比之前更多,小乐这才感觉到有点不放心。前往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就诊,结果做完肠镜检查,没想到竟是“直肠癌”!
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姜海讲:便血≠痔疮,也可能是直肠癌。
它们之间的3个关键区别:
1、痔疮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疲劳等。而直肠癌则可能导致这些症状,因为癌症细胞会消耗大量能量并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2、痔疮的出血通常为鲜红色,并伴随着排便时的疼痛。而直肠癌的出血可能是暗红色或黑色的,通常无明显的疼痛。
3、直肠癌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腹部隐痛、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等。
姜海波主任表示,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肠镜检查率偏低,大部分的肠癌,都是从肠息肉逐渐发展而来的。肠癌高发年龄通常在55岁以后,而从肠息肉转变为癌症,通常需要5到15年的时间。
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清晰地“照出”肠炎,肠息肉、大肠癌等40余种疾病。姜海波主任建议,针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前移到45岁,有条件的可以前移到40岁。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息肉,从而有效预防癌症的发展,那哪些人群需做肠镜检查?
1、具有肠道腺瘤病史;
2、炎症性肠病多年不愈的人群,需要警惕肠道恶变;
3、肿瘤标记物偏高,尤其是癌胚抗原(CEA)、铁蛋白、CA-199、CA-724等。
4、经常性摄入高蛋白、高脂食物,经常性吸烟、嗜酒的人群;
5、在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6、接受过下腹部放射治疗和不明原因反复便血的人群;
7、大便习惯与大便性状改变(包括便血、大便隐血、便秘和腹泻交替等);
8、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腹痛、腹胀;
9、40岁以上人群(近几年有肿瘤年轻化的趋势,各年龄段均不可忽视)。
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姜海波主任提醒:除了遗传因素外,肠癌的发生也和生活习惯有关。要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量运动,保持乐观愉悦心情,少熬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规律饮食,少盐、少辛辣刺激,少吃腌制品,戒烟戒酒;远离严重污染地区和避免职业暴露等。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