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权威发布

权威发布

乔阿姨的“生命接力”:一场多学科协作的医疗奇迹

河南健康网 2024-12-02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55050 【查看证书】

  2024年10月27日晚上7点,69岁的乔阿姨因突然摔倒导致右下肢疼痛,被家人紧急送往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乔阿姨病史复杂,长期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焦虑症、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困扰,并已进入慢性肾脏病5期,规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多家医院均建议保守治疗,但乔阿姨及家属希望寻求更积极的治疗方案,最终,她被急诊收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进一步评估与治疗。

   

  (术前检查照片)

  肾内科主管医生韩金铭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这一类型的骨折因血运破坏严重,极易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愈合难度极高。肾内科主任钱宏利了解乔阿姨情况后,10月28日与骨科主任李少华联系,肾内科迅速与骨科团队合作开展诊疗。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折位置及愈合难度,骨科团队建议关节置换手术。但患者高风险的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问题成为手术的一大挑战。骨科主治医师万小冠告知家属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利弊后,乔阿姨家属要求关节置换手术。医院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邀请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麻醉科、营养科等专家联合讨论,充分评估乔阿姨的基础病风险、术后感染可能性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明确了关节置换手术是最佳治疗选择。同时,肾内科团队为乔阿姨启动了科室特色——床旁血液透析技术,在术前帮助稳定内环境,降低术中和术后风险,为手术保驾护航。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项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尤其适用于像乔阿姨这样存在急性肾衰竭、炎性反应综合征等复杂问题的患者。CRRT通过长时间、缓慢而稳定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溶质,平衡电解质及渗透压,既有效减轻肾脏负担,又保障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为手术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10月29日,骨科主任李少华再次主持术前多学科讨论,针对乔阿姨的慢性肾衰竭、糖尿病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了详尽的术后管理计划,确保术中术后无缝衔接。为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骨科团队还特邀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关节返修科主任李帅垒,通过多次电话沟通,详细了解乔阿姨的病情,针对复杂病情提出了科学的治疗建议,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指导。

   

  11月1日晚9点半,在多方协作下,此次手术由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关节返修科李帅垒主任,郑州市九院骨科李少华主任及骨科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在全身麻醉下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右侧)”,手术顺利完成,整个过程仅用时45分钟,出血量极少。术后,乔阿姨被立即转回肾内科病房,继续接受床旁血液透析治疗,进一步控制体内代谢毒素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如今,乔阿姨已术后27天,恢复良好,右下肢功能逐步恢复,为后续生活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术后复查照片)

  李少华主任表示,骨科团队在此类高风险病例的处理上经验丰富,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医院的多学科协作机制(MDT)。从入院到确诊,再到手术及术后管理,各科室高效联动,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优治疗方案。同时,肾内科床旁透析技术的加入,不仅为患者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保障,也成为郑州九院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一大特色亮点。

  此次乔阿姨的成功救治,体现了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在复杂骨折治疗中的技术实力,也彰显了多学科协作机制在高风险患者诊治中的优势。正是这种高效联动与精准诊疗,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真正做到“不耽误、不延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