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饮食需谨慎:关于水果摄入的考量
在探讨孤独症儿童的饮食时,我们需要对水果的摄入格外谨慎。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饮食对这些孩子的健康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传统中医饮食观念下的水果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水果并非如现代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可以毫无顾忌地大量食用。《黄帝内经》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明确指出水果只是平衡饮食中的辅助食品。而在现代社会,水果的供应存在诸多问题。水果店里的水果来自天南地北、春夏秋冬,为了运输和利益,很多水果未成熟就被采摘,再使用催熟剂催熟,这违背了自然的生长规律,容易导致寒热不调、气味混乱。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他们的身体机能和代谢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许多孤独症儿童存在脾胃功能较弱的现象。水果大多生冷,而脾胃喜暖,生冷的水果会损伤脾胃阳气。像脾胃虚寒、湿气重的孩子,水果的湿气较重,脾最怕湿,湿气容易伤脾,脾虚又会加重湿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水果的摄入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消化和营养吸收,从而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二、水果性质与孤独症儿童体质的冲突
寒性与热性水果的困扰
水果大致分为凉性和热性两种。寒性体质的人不适合吃凉性水果,而痰湿体质的人也不适合吃水果。孤独症儿童中部分孩子体质较为特殊,存在类似的体质倾向。例如,有些孤独症儿童可能表现出阳虚体质的特征,手脚怕冷、便稀等。对于他们来说,凉性水果会加重体内的寒邪,影响阳气的生发;而热性水果虽然不凉,但丰富的汁液如果脾胃运化功能不强,会转化为痰湿,痰湿又会阻碍身体的正常运行。
特殊体质的考量
孤独症儿童往往还可能伴有其他特殊的体质情况,如过敏体质或者体内湿热较重等。过敏体质的孩子食用水果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加重身体的负担;湿热重的孩子本身就需要避免湿气的加重,水果容易生湿,这时候水果的摄入就不利于身体的调理。
三、孤独症儿童的脾胃与水果的关系
孤独症儿童的脾胃功能常常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饮食进入胃部,首先与脾胃产生关联。水果的生冷性质对脾胃的伤害,对于孤独症儿童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孩子可能已经存在消化吸收方面的问题,如食物不耐受等情况。如果摄入水果,尤其是在过量或者不当时令的情况下,会给脾胃带来更大的压力,影响脾胃对其他营养物质的运化,进而影响孩子整体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
四、对比中西医观点及孤独症儿童的饮食选择
西医强调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应该经常食用。然而,中医基于对人体整体的认识,提倡少吃水果。对于孤独症儿童,我们不能简单地遵循西医或者中医的某一种观点。由于他们独特的身体状况,在水果摄入方面更要谨慎权衡。
如果家长想给孤独症儿童食用水果,可以遵循一些原则。尽量选择当地当季的成熟水果,这样的水果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得天地之精气,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一个脾胃虚弱的人在桃园里吃长成熟的桃子,可能不会有问题,如果吃放熟的就很容易拉肚子。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孤独症儿童,如果吃了寒凉水果后,可以喝点姜枣茶或陈皮姜茶来调和;也可以把水果蒸煮一下再食用,但要知道蒸煮并不能完全改变水果的寒凉之性,所以仍然需要控制食用量。
总之,在孤独症儿童的饮食管理中,水果的摄入,尤其是现在科技与狠活充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谨慎对待的问题。家长和照顾者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孩子的饮食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生命的哨兵——医用多参数监护仪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是一种在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诊断和监护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控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信息。
- 下一篇
高热惊厥莫慌张 记住四要四不要
最近流感又多了起来,很多感染的孩子会出现高烧不退,这时我们最怕什么呢?高热惊厥,或称热性惊厥,俗称“抽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一旦突然高烧就容易出现双眼上翻、紧咬牙关、全身痉挛甚至丧失意识的症状,医学上叫做“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体温升高超过38.5℃时出现的惊厥现象,且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常出现在发热开始后的6~12小时以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发病年龄多在3个月至6岁之间,主要是该年龄段孩子的大脑发育不成熟,无法准确分辨外部刺激,极微小的刺激也会引起大脑神经元非正常释放,从而形成抽搐。 发病时家长往往不知如何紧急处理,拨打120急救后,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应如何给孩子适当的护理,从而稳定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呢?首先家长应保持冷静,切莫慌张,记住这四要四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