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前沿】130余天的希望接力,让她重新启程
【关注前沿】130余天的希望接力,让她重新启程
2019年11月末,初冬的郑州,已是寒风凛冽,来自武汉高校的丹丹(化名)到郑州实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还来不及好好感受这块土地的热情,就坠入了深深的寒冬。
“颅内多发挫裂伤、头皮撕脱、肺挫伤、血气胸、全身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每一个诊断,都是死神挥向年轻生命的镰刀,多方问诊,辗转治疗,经过抢救后转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刚转入重症医学科时,丹丹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双肺的近一半面积都处于感染、不张的状态,情况依然危重,在重症医学科主任王道协带领的医护团队的认真施治、精心护理下,丹丹的病情逐步稳定。
由于大脑受损严重,患者仍然意识不清。对一个花季少女来说,病情稳定的同时保证她日后的生活质量尤为关键。经过市三院专家评定,丹丹随即转入神经外科,将针对她的具体病情开展神经系统的治疗和康复。
神经外科负责人程飞、护士长朱萍萍立刻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讨论,严格把握评估手术指征,制定了“控制感染、加强营养、尽早多途径康复”的治疗原则,提出了让患者自己走着出院的治疗目标,每天认真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跟进治疗方案。主管医师李伟鹏为患者设计了详细的健康食谱和康复计划,每天督查执行情况。
130多天,在全科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丹丹一点点地好起来了,大家看着她从能自己坐起来、自主站立、慢慢独立行走,到身上的各种管路逐步拔掉,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四个科室,历经两个季节,跨过疫情,130余天的希望接力,终于让她重新启程。”
神经外科疾病,特别是急重症疾病,有很高的致死率、致残率,治疗上不仅仅要保住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力争让患者尽可能地康复、重返生活,意义不仅仅在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与死亡争分夺秒的道路上,郑州市三院神经外科团队更加深知肩上责任的厚重,他们定会守住初心,将护佑健康的使命传递下去。
(来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首届“洛阳正骨”论坛暨骨伤专科联盟成立大会(第二轮)通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示范性修订-膝部滑囊炎》定稿专家审查会顺利召开
- 第二届“中原骨伤质控”论坛暨河南省骨伤质控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 河南省医院协会党建与文化管理分会、河南省医师协会健康传播管理分会2024年会圆满落幕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东院区正式运行!
- 河南省中医院又有5种制剂纳入医保
- 中国康复医学会2024全国科普日康复科普联合行动暨康复科普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 河南省中医院“中原名医工作室”落户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
-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工作年会暨感染管理岗位学术交流会议成功举办
- 第16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暨2024年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年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