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背后的故事】孩子出生第18天,全家支持他踏上了援鄂的路
【“疫”线背后的故事】孩子出生第18天,全家支持他踏上了援鄂的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无数个家庭义无反顾地坚守在防疫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
2月21日晚,郑州市三院再次出征援鄂的集结号紧急吹响。接到通知后,医院经过认真选拔,最终确定放射科主管技师郭松担任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完成这项任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郭松一直坚持在医院放射科一线,并于疫情防控工作初期就积极报名请战支援一线。他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及时学习最新的诊疗规范和“新冠肺炎”影像诊断要点,确保自己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不漏诊、无差错,而接到援鄂的通知后,郭松更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任务。
孩子出生第18天,全家支持他踏上了援鄂的路
郭松知道,CT影像检查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核酸阴性疑似患者的筛查、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影像专业医务人员是这次疫情防控中比较紧缺的一个专业,所以在疫情防控初期,他就报名请求驰援武汉。在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期间,他更是顾不上照顾月子里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避免妻子和孩子感染,每次下班后都是与他们隔室相望。今天接到医院援鄂出征的通知时,他的孩才出生18天。但是同为医生的父母和妻子在这个非常时期全家支持他的决定。郭松说,父母在03年非典时就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如今仍奋战在抗击新冠一线。他自小深受父母影响,时刻牢记医者职责,“疫情当前,使命在身!作为一名医生,就要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郭松的爱人肖婧也是三院放射科的医务人员,她明白丈夫此刻的决心,理解他的选择,支持他的决定,纵使万般不舍也只一再叮嘱他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郭松父母前来为儿子送行
在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这些勇敢逆行的身影饱含着夜以继日的付出和聚少离多的酸楚,使命、奉献、坚守、担当,毫无怨言的付出只为打赢这场硬仗!
(供稿: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首届“洛阳正骨”论坛暨骨伤专科联盟成立大会(第二轮)通知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示范性修订-膝部滑囊炎》定稿专家审查会顺利召开
- 第二届“中原骨伤质控”论坛暨河南省骨伤质控中心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 河南省医院协会党建与文化管理分会、河南省医师协会健康传播管理分会2024年会圆满落幕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河南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东院区正式运行!
- 河南省中医院又有5种制剂纳入医保
- 中国康复医学会2024全国科普日康复科普联合行动暨康复科普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 河南省中医院“中原名医工作室”落户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
-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工作年会暨感染管理岗位学术交流会议成功举办
- 第16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暨2024年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年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