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 科普视频

科普视频

含胸驼背,呼吸受限 九龄童胸部“漏斗”直迫心脏

2025-09-30878
漏斗胸是可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评估、科学干预,别让这个“小凹陷”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大心病”。

  以为是体弱缺钙,没想到是中重度漏斗胸

  8月的一天,刚满9岁的小航(化名)由妈妈拉扯进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小儿骨伤与矫形科诊室,他一直低着头,含着胸,穿着特别宽松的T恤,试图掩盖什么。

  “大夫,您快给看看!孩子胸口有个坑,从小就有点,我们以为是缺钙,可这两年越来越明显。他跑步总说喘不上气,体育课成绩也不及格。更愁人的是,他现在越来越不爱出门,天再热也不肯脱衣服去游泳,说怕同学笑话……”妈妈焦急地诉说着。

  经过检查,小航被确诊为中重度漏斗胸。他胸骨下段及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漏斗”状。肺功能检测显示,他的肺活量仅为同龄孩子的70%。这个胸口的“小坑”,已经实实在在地压迫到了小航的心脏和肺,影响了他的运动能力和心理健康。

  “小航的情况非常典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小儿骨伤与矫形科主诊组长卢博说,很多家长都像小航妈妈一样,早期认为是缺钙或孩子太瘦,从而错过了最佳的观察和干预时机。

  那么,儿童漏斗胸到底有哪些特征和危害,它是如何形成的,该怎么诊治?河南健康网专访了卢博。

  河南健康网:儿童漏斗胸的特征和危害有哪些?

  卢博:儿童漏斗胸是一种常见的胸壁畸形,表现为胸骨和相邻肋骨向脊柱方向凹陷,形成类似“漏斗”的外观,正面或侧面观察最为明显。

  儿童漏斗胸的主要危害包括以下两点。

  生理危害:轻度畸形通常无明显生理影响;中重度畸形会压迫胸腔内的心脏和肺脏,可能导致心脏受压,影响心脏舒张功能,长期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风险;也可能导致肺部受压,限制肺扩张,导致肺活量降低,孩子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差。

  心理危害: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因胸壁外观异常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发育。

  河南健康网:儿童漏斗胸是如何形成的?

  卢博:儿童漏斗胸的形成主要与胸骨和肋软骨发育异常有关,多数为先天性,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遗传素因相关。少数由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胸腔内疾病压迫等后天因素引起。其发病率约为1/3000~1/1000,且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4:1。

  河南健康网:家长如何早期发现孩子可能患有漏斗胸?

  卢博: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胸部的外观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表现来早期发现漏斗胸。

  外观主要是观察孩子胸廓的正中间,就是胸骨的中下段有没有凹陷,形似漏斗;观察两侧的胸廓是不是对称;观察孩子吸气的时候有没有胸壁的凹陷,这些都是典型的特征。

  孩子的日常表现主要看三点:一是运动能力,孩子有没有比同龄儿童更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出现胸痛、胸闷;二是呼吸道症状,孩子有没有频繁患有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这些都可能与胸部凹陷影响肺部通气有关;三是姿势,孩子有没有经常含胸驼背,试图掩盖凹陷。如发现以上异常,请尽快到医院就诊。

  河南健康网:如何治疗儿童漏斗胸?

  卢博:根据Haller指数分级,Haller指数<2.5的轻度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一般无需治疗,生活中避免让孩子长期含胸、驼背,鼓励进行游泳、俯卧撑等运动,以帮助增强胸壁肌肉力量,定期随访。Haller指数介于2.5~3.2之间的中度患者,年龄<6岁可尝试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年龄≥6岁或心肺功能已受影响,建议直接手术。Haller指数>3.2的重度患者,若已出现胸闷、气短、运动耐力差等症状,需尽早手术,避免长期压迫导致心肺功能损伤。

  针对小航的情况,卢博说,他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得很好,胸廓变得平坦挺拔。复查时,妈妈高兴地说,小航像变了个人,爱上了打篮球,人也变得开朗自信。提醒家长,漏斗胸是可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评估、科学干预,别让这个“小凹陷”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大心病”。

  王净丽 卢博 李晓宇/文

  杨鉴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