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安:把疫情当教材,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王光安:把疫情当教材,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王老师的课讲得太精彩了。虽然暂不能回到美丽的校园,但通过网络如期和老师见面,让我感到很安心。”2017级针灸推拿学本科一班的同学在完成王光安老师的网络课程后如是说。
王光安自费购置麦克风、手机支架等直播设备
为确保延期开学期间“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教学不断线”,王光安老师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制定了周密的在线教学计划。王老师首先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年龄范围是95后、05前,思维活跃,喜欢坦诚,爱憎分明,需求明确;他们崇拜有实力的人引导他们,讨厌别人把东西强加给他们。在教学方式上,相较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老师和学生不见面容易产生距离感,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基于以上分析,王老师采用了直播授课这一可行性高并且最容易被同学们接受的教学方式。平台选择上王老师也别出心裁,根据学生年龄段,结合学生意见,选用“斗鱼”直播平台。王老师经过调研发现此年龄阶段的同学几乎都使用过“斗鱼”,且该平台具有人数容纳性强的优势,上课高峰时段不会出现网络拥堵,并具有自动录播功能,课程结束后可通过回放供大家继续学习。王光安老师妙趣横生的网络课堂,使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巧妙地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自制中药香囊和天香辟秽丸赠予乡邻
面对疫情,王光安老师作为医学院校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抗疫工作。根据中医“治未病”概念,他在古方的基础上结合季节、时令变化、河南省气候和此次疫情的特点研究中药组方,制作中药香囊及天香辟秽丸赠予同事、学生和患者,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学生行动起来,用王老师提供的组方制作香囊和天香辟秽丸赠予乡邻,不仅加深了社区邻里间的深厚感情,更传播了中医药传统文化。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号召广大师生“在疫情面前我们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王光安老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线上教学任务。把疫场当做医学生的练兵场,学以致用,让疫情、让灾难见证坚定的成长足迹。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