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那如何关爱婴幼儿、青少年及老人等人群的耳朵呢?今天,我们推出“爱耳日”小科普,传播正确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爱耳护耳意识。
先天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科学用药是关键。感染性耳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其中以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多为常见,其次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神经性耳聋,如腮腺炎、发热等,以及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耳聋,对于这些耳聋,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关键。
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发育能力和学习。多因咽鼓管阻塞引起,以鼓室积液、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常见于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急性期表现除了以上症状,有时还出现间歇性跳痛,慢性期则表现为反应迟钝、误听、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开大声等,应该给予高度警惕和及时就医。
目前,全球约11亿年轻人正面临听力受损风险,且是无法逆转的。一个人从察觉听力损失到重视这个问题平均需要花10年时间。早期的听力下降常常被忽视,而出现严重的听力下降时要想恢复听力,只有借助辅助设备了。保护听力,首先从正确佩戴耳机开始。
戴耳机牢记“60-60-60”原则。最大音量不能超过60%,连续使用不宜超过60分钟,每天不要超过3-4个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更不要带着耳机睡觉,避免在嘈杂环境中听音乐,外界声音不要超过60分贝。
老年人听力下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性格也会造成影响,会引起脾气暴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预防以及减缓听力下降成为老年人保健的重要环节。对于中重度神经性耳聋的老年人,合理选佩助听器是最有效的办法,能有效维持老年人的听觉和语言功能。
避噪音 戒挖耳 防感染
慎用药 常按摩
如果您及家人一旦感觉听力有所下降,请您尽快去医院找耳鼻喉医生检查,找出原因,进行干预,进行治疗,重新回到有声世界。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是保护听力的通用原则!
让我们共同保护您的听力,让您终生受益
供稿: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破除偏见,发掘潜能——ADHD家庭的成长之路和希望之光
- 72岁肺移植21天后,她的歌声传遍病区
-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16大专科护理“云诊室”上线,三甲护理全天候守护
-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大三附院)孕妇学校喊你来上课啦!内附5月课程表
- 呵护心灵,拥抱阳光——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科普“五进”系列公益活动
- 免费!郑大三附院5月儿童健康福利,家长速抢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河南省脊柱内镜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举行
- 手术室里的黑衣人 | 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ALA术中荧光辅助脑胶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