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爱踢被子,如何防止?
相信每一位宝爸宝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睡前明明给宝宝盖得好好的,不到一会儿的功夫,被子就被宝宝踢到了身下,再加上宝宝在床上360°花式旋转,被子盖了踢、踢了盖,每天晚上都操碎了心。而且宝宝睡觉踢被子容易着凉受寒,要是不小心生病了,宝宝不舒服,宝爸宝妈也会十分焦虑。
那么,宝宝为什么总是踢被子?要怎么做才能搞定宝宝这个“踢被侠”呢?
睡眠的目的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熟睡以后,人体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外界的轻微刺激(如走路、开门、关灯、谈话声音等)都不能传入大脑,人体暂时失去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整个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刚入睡还没有完全睡熟或刚要醒来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局部的抑制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兴奋状态,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机体便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兴奋后极易泛化,当外界条件稍有改变时,如白天宝宝玩得过于兴奋、睡前父母过分逗引宝宝,睡时被子盖得太厚、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势不佳、患有疾病等,均可引起宝宝睡眠不安、踢被子、哭吵等。
防止宝宝踢被子,您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被子不要太厚,尽量少穿衣裤,更不要以衣代被。否则,机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困难,宝宝闷热难受,出汗较多,怎么会睡得好呢?他就不得不采取“行动”把被子踢开。用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棉织物给宝宝做衣服,被子也应选用轻而不厚的。
露出小脚丫。这个方法可大幅度降低宝宝踢被子的频率。在宝宝睡着后的1到2小时给穿上薄袜子(刚睡着时候不必穿)。
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宝宝,不要恐吓宝宝,不看惊险电影或电视,白天也不要玩得过于疲劳。否则,宝宝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说梦话等睡眠不安的情况。
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头面部不要蒙在被子里,手不要放在胸前,最好让宝宝向右侧睡。
治疗疾病。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宝宝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虫病,蛲虫喜欢在晚上活动,当宝宝入睡后,肛门括约肌放松,蛲虫便从肛门口爬出,在会阴、肛门周围产卵。蛲虫爬行的刺激,使宝宝感到肛门口奇痒,常常迷迷糊糊用手去抓,有的甚至踢被,大哭大闹。父母不妨留意观察宝宝肛门附近,如找到像一小段棉纱线样的小虫爬行,那便是蛲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父母可以把宝宝放在睡袋里。这样就可以安心休息,不必担心宝宝踢被子后着凉感冒。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3D打印支具精准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百年正骨与现代科技融合,再现“穿针夹板”奇效
- 这个日常用品竟会增加患癌风险?血液科医生:出现症状别忽视
- 东院区开诊一周年福利来啦!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惠民大礼包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