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2岁孩子查出梅毒!很可能跟奶奶的这一习惯有关!
近日#浙江一2岁宝宝得梅毒#冲上微博热搜,宝宝患上梅毒。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3月,2岁的昊昊(化名)准备做一个外科的小手术,手术前需要抽血验血,没想到检查结果出了大问题。昊昊查出梅毒阳性,虽然宝宝没有任何症状,身上也没有那种红疹,但要手术也要先治疗梅毒。看着孩子的病情,昊昊的爸妈一下子就崩溃了,可二人检查后均为阴性。
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孩子的病怎么来的?
传染源到底在哪?
想到家中还有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昊昊的妈妈强烈要求他俩也进行检查。结果爷爷阴性,奶奶阳性,梅毒,很有可能是通过奶奶传染给昊昊的。这时昊昊的爸爸回忆道,昊昊的奶奶喜欢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说好消化,这个习惯夫妻俩说了好多次都不改,不知道昊昊的病是不是跟这个习惯有关系。
而这种喂食的习惯,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那孩子奶奶的这个日常习惯是不是会造成传染呢?
如果感染了梅毒没症状是不是就没事呢?
......
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天举主任解释,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梅毒病人的血液或体液也有感染梅毒的风险。如果孩子奶奶有这样的育儿习惯,造成间接传染也是有可能的。
小朋友黏膜较成人薄,尤其在婴幼儿出牙期,口腔黏膜往往有浅表的创伤。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小朋友与梅毒患者有皮肤黏膜接触,则有可能感染梅毒。
比如在咀嚼过程中,因为牙龈出血、唾液等污染了食物,喂给孩子吃的时候,孩子就可能被梅毒螺旋体感染,因此感染上了梅毒。
而在工作场所与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梅毒,感染了梅毒,没有症状就没事?
隐性梅毒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早期隐性梅毒传染性还是很强,会把梅毒传给健康配偶或通过母婴传给胎儿。如果一直不治疗,达到一定时间后也有可能转为三期梅毒,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一般情况下,梅毒的症状分为三期:
一期主要为硬下疳症状,表现为暗红色丘疹,可在生殖器、乳房、四肢以及舌头等处出现,患处一般不痛不痒,在3-4周后症状可消失。
二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硬下疳消退后相隔一段无症状期,可出现全身对称性红色皮疹,并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感染两年或更长时间后,若没有得到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病程进入三期,可发生大脑、心血管、骨骼、眼睛等多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最后梅毒可以预防,“梅”事咱别慌!
避免发生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为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比如:性行为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提倡婚前、产前检查梅毒。如果感染梅毒,应该及时、规范治疗,并且密切随访。
虽然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极少,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梅毒,但也要做好家庭内部及个人的卫生清洁。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3D打印支具精准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百年正骨与现代科技融合,再现“穿针夹板”奇效
- 这个日常用品竟会增加患癌风险?血液科医生:出现症状别忽视
- 东院区开诊一周年福利来啦!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惠民大礼包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