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康复科曾西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曾西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mogram for tracheotomy decannulation in individuals in a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A multicentre study”发表在在知名国际期刊《Annals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该成果分析了持续性植物人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患者气管切开拔管的预测因素,构建了列线图并进行了验证。
持续性植物人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是指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超过30天的典型状态。PVS与主观意识丧失和无法与外部环境沟通或互动有关,但下丘脑和脑干的自主神经功能仍保留,存在睡眠-觉醒周期。临床上,经常对PVS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通气。早期阶段,气管切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通气,促进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从而降低死亡率。然而,气管切开术存在肺部感染、气管狭窄、肉芽组织增生、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因此,一旦患者原发病情得到控制,生命体征稳定,应考虑拔管。
曾西教授认为,进食方式、被动站立训练、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气管切开置管时间、私人护理人员、吞咽反射、ICU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和年龄是影响拔管结果的因素。使用列线图来预测PVS患者拔管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帮助调整治疗方法,减少拔管失败的风险。
该成果不仅为临床气管切开拔管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快速、更安全的康复途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一直致力于康复医学的研究与实践,此次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展示了该院在该领域的学术实力,也使其在国际康复医学界获得了声誉。未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为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精准护航: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小儿骨伤与矫形科成功开展导航辅助下治疗儿童股骨头骨骺滑脱手术
- NT到底查什么?你知道吗
- 2400多公里转运救治危重烧伤患者,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团队上演 “爱的接力”
- 八年战痘,一朝逆袭 看25岁女孩如何用“光之利刃”重获新生
- 孩子高烧不退+红疹?跟着专家“三看”快速识别猩红热
- 郑大三附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心青年”托管招生啦!
- 中原仁爱孝和中医院开诊 启动百日惠民公益活动
- 做有温度的护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护理人文案例路演温情启幕
- 警惕!男孩性早熟,比女孩藏得更深
- 26岁女孩抗癌成功!年轻别任性,警惕乳腺癌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