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HPV知晓日 | 科学预防宫颈癌指南,每个女生都该知道
每年的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HPV Awareness Day)”,由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于2018年发起,旨在提升公众对HPV的认知及防范意识,为女性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科学预防HPV感染,包括疫苗接种、基础防护与定期筛查,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抵御宫颈癌的全方位策略。下面,带您全面了解科学预防HPV的相关知识!
HPV疫苗,构筑预防感染的首道防线
HPV疫苗,作为全球首个能够预防癌症的疫苗,其原理在于通过模拟病毒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阻断高危型HPV的感染路径。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主要有三类:

接种指南:
1、最佳时机:首次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最佳,但即便已有性行为或HPV感染史,接种仍能有效预防其他型别的感染。
2、接种程序:共需接种3剂,按照0、2、6月的间隔时间完成。
3、注意事项:妊娠期女性建议暂缓接种,哺乳期及过敏体质者需咨询医生意见。
基础预防,切断传播链的关键所在
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也可通过皮肤黏膜的间接接触(如共用浴巾、医疗器械污染)或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日常防护至关重要:
1、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完全阻断,建议固定性伴侣,避免过早性行为。
2、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共用贴身物品,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
3、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远离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以维持强大的免疫系统。
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的“金钥匙”
由于HPV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别,且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终身有效,因此定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1、筛查项目
TCT(宫颈细胞学检查):检测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
HPV DNA检测:直接明确是否存在HPV感染。
联合筛查(TCT+HPV):准确性更高,特别推荐给30岁以上的女性。
2、筛查频率
21至29岁: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
30至65岁:每5年进行一次联合筛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
65岁以上:若既往筛查结果均正常,可考虑终止筛查。
3、异常处理
若发现HPV持续感染或细胞病变,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随访还是治疗。
破解常见误区,传递科学之声
误区一:HPV感染=私生活混乱
HPV感染极为普遍,80%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感染,但多数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
误区二:接种疫苗后无需筛查
疫苗并未覆盖所有高危型别,定期筛查仍然不可或缺。
误区三:男性无需关注HPV
男性同样可能成为HPV的携带者,并可能引发肛门癌、口咽癌等,接种疫苗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伴侣。
“国际HPV知晓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次全球性的健康呼唤。预防宫颈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接种疫苗建立免疫屏障,践行安全的性行为习惯,配合定期的筛查,每一位女性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让我们携手并进,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以积极行动抵御风险,共同守护生命之花的绚烂绽放。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23年坚守书写医者担当丨郑大一附院急诊科医生陈瑞波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 首届“环郑大科创圈”(妇幼赛道)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儿童高质量发展中原论坛顺利召开
- 生死时速,多科联动!郑州九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挽救急性心梗危重患者
- 活动预告!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暑期服务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专场活动来了
- 6次取卵,4年坚持,终于圆了她的母亲梦…...
- 深夜被半边头痛惊醒,一周一次持续十小时 专家:无法根治,但做到这两点可有效控制
- 开学倒计时:儿科给娃的“秋季闯关指南”
- 肿瘤比肾还大,还能保肾吗?TA选择“全国肾脏保护联盟共同主席单位”极限保肾
- 山西男子郑州地铁站突发心脏骤停 郑大五附院多方协作“生死时速”守护生命
- 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房佰俊:重新定义血液肿瘤 打开患者新生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