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刘洪波教授团队四项研究成果在2025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年会上展示
日前,由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主办的第77届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刘洪波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MALT1支架蛋白作用和蛋白水解酶活性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参与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进展》受邀进行大会发言。另外,还有三项研究成果在大会进行了壁报展示与交流。

据刘洪波教授介绍,《MALT1支架蛋白作用和蛋白水解酶活性调控滤泡辅助性T细胞分化参与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进展》聚焦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 spectrum disorders,NMO)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致病的详细分子机制。通过体内外实验分析,阐明了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异位蛋白1(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protein 1,MALT1)可能凭借其支架蛋白作用和蛋白水解酶活性调控Tfh细胞分化。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AAN)是全球神经病学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该学会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神经科学盛会之一,吸引了国际上该领域众多一流神经学专家和科研学者参会,展示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一直以来,刘洪波教授及团队专注于神经免疫领域的诊疗与科研,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委员单位及河南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委单位等。刘洪波教授团队参与《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等国内权威专业指南共识撰写,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神经免疫领域诊疗水平的提升。
刘洪波教授团队四项研究成果在此次国际会议的亮相,不仅展示了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的学术成果与科研实力,提升了郑大一附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获得了NMOSD方向全球著名专家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Orhan Aktas教授的高度评价及临床实验合作机会,为郑大一附院今后在神经免疫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地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管一春教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背后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名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医院院长管一春教授榜上有名。
- 下一篇
王启鸣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医学》发表,给肺癌患者生命点亮希望
王启鸣教授团队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方文峰教授等专家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新型抗癌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研发代号:sac-TMT)对肺癌患者的显著疗效,尤其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后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方向。王启鸣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相关文章
- 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公益活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举办
- 洛阳正骨数智骨科应用成果显著——五大典型病例展现精准医疗新突破
- 足底顽痛数载求医无果 洛阳正骨微创巧除病根
- 题字传口碑,服务见真情——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驾驶员体检服务获市民点赞
- 关于举办“人工智能中医骨伤具身医疗装备通用技术”发布暨数智骨科论坛通知(第一轮)
- 挥之不去的“口臭”怎么办?
- 郑大一附院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
- 双城医生李士朋:执灯中原,解码儿童风湿免疫疑难重症
- 五年四次手术,肿瘤依旧复发,差点放弃的她在这里重生
- 医校携手深耕本草 聚智赋能中医药传承——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举行“伤力草研究”技术开发合同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