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疼痛?竟是这个东西在膀胱“定居”!
45岁的马女士,从1年多前开始反反复复出现尿频、尿急和尿不尽的感觉,并伴随下腹部疼痛不适,2月前开始加重,偶尔会有轻微的血尿,经期加重。每次发作,都在当地医院按尿路感染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当地医院查的泌尿系彩超未发现明显问题。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一病区主任张林东听完马女士漫长的病史后,发现她的症状发作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月经有关系。
进一步问病史才知道,马女士分别在2002年、2006年分别进行剖宫产术1次。给予专科的妇科检查三合诊发现左侧骶韧有结节,触痛阳性,这时一个比较少见的疾病跳入医生的脑海中,初步诊断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精准诊断
膀胱底偏左侧可及范围约17mm×16mm×7mm的低回声,周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此处膀胱黏膜连续性完整,略向内凸起。
经过彩超和MRI检查,考虑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
妇科一病区封全灵教授、妇科一病区主任张林东、副主任娄雪玲、泌尿外科主任张立华、超声科内异症组长张红彬等,经过术前MDT多学科联合讨论,拟行腹腔镜和膀胱镜双镜联合手术。
微创手术

术中完整切除了病灶,术后病理证实了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那些在膀胱壁“非法定居”的内膜组织,终于被清除出去。
术后,马女士恢复顺利,半月后拔除尿管,术后进行内异症长期管理,复查彩超无异常,马女士终于告别了困扰一年多的排尿问题,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专家总结:
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较罕见,仅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2%,多为单个病灶,约90%位于膀胱后壁和顶部。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症状隐匿,具有可缓解、间歇性和反复性,常常漏诊或误诊为妇科或泌尿系炎症,甚至膀胱肿瘤,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
对于育龄期女性,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后,仍出现不明原因的膀胱刺激症,除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须结合彩超甚至MRI、膀胱镜检查,能有效提高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效率。
经潮暗涌隐膀胱,尿痛血痕扰日常。
镜影穿波寻病灶,医心执刃护安康。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孩子一咳,全家揪心!缓解咳嗽这样做,速收!
- 心脏骤停,认知严重受损 看20岁的他如何从病房一步步重返职场
- 肝转移怎么办?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转移瘤MDT门诊 “一站式”破难题
- “比基尼”切口藏巧思,年轻患者髋关节置换实现“美丽康复”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参与起草的国内首个《自体骨组织库》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 癌痛只能硬扛?吃药真的会成瘾?关于止痛,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 骨髓穿刺需要全麻吗?会不会影响骨骼生长?一文读懂骨髓穿刺那些事儿
- 骨骼健康保卫战:从卢浮宫安防到人体“骨城墙”
- 一站式诊疗,从第一次胎心开始,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东院区“早孕门诊”暖心启航
- 打赢“小蛋蛋”保卫战,要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