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这些退热误区坑娃不浅!看你是否中过招

胡文洁、郭燕军    2025-07-02河南省儿童医院3118 【查看证书】

  发热是指机体在制热源作用下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了正常范围,发热是机体对致热源的反应,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利弊并存。

  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二病区主任郭燕军表示,孩子一发烧,家长就心急如焚,但错误的退热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

  以下是常见的退热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这些退烧操作 无效或有害!

  误区一: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

  医生:发热高低 ≠ 疾病严重程度!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者神经系统损害,关键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舒适度。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烧到39℃但精神好、能玩能吃,可能只是普通病毒感染。如果体温38℃但精神差、呼吸急促、呕吐,反而要警惕严重疾病(如肺炎、脑膜炎)。

  误区二:必须快速把体温降到正常?

  真相: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而非单纯恢复正常体温。

  误区三:退烧药剂量越大退热越快?

  真相: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发热,合理使用退热药物,掌握安全用药知识,学会评估病情,及时就医。切记:孩子的舒适度比体温数值更重要,安全用药比快速退热更重要!

  误区四:酒精擦浴退烧快又安全

  真相:酒精擦浴已被儿科指南明确禁止!

  安全物理降温方法:温水(30℃左右)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避免冰敷或冷水浴(可能引起寒战,反而升高体温)。

  误区五:发烧必须捂汗

  真相:婴幼儿捂汗可能导致“捂热综合征”(高热、脱水、缺氧)!

  正确护理:保持环境通风,室温22-24℃。穿轻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误区六:烧退了=病好了

  真相:退烧≠痊愈!某些疾病(如流感、肺炎)可能反复发热。

  要观察:退烧后是否精神恢复、食欲正常。如果仍嗜睡、呕吐、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