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换药真的不疼了!” 儿童烧伤治疗告别“撕心裂肺”时代 无痛舒适化技术让烧伤患儿笑着康复
从撕心裂肺的哭喊到安静病房的转变
魏阿姨,你轻点…轻点…!
那一年,7岁男孩田宝(化名)的哭喊声曾穿透整个烧伤病房。
15年前,70%酒精烧伤的他每次换药都像经历酷刑,母亲的心碎与孩子的恐惧成为医护人员心中的痛。
而今年,当22岁的田宝以研究生身份重返医院治疗陈旧疤痕时,他的母亲惊讶地发现:“现在的病房怎么这么安静?”这背后,正是一场关乎儿童烧伤治疗的革命性改变。
触目惊心的现状:每3个烧伤儿童就有1个留下心理创伤
“给5岁以下的患儿换药就像是在打仗。”烧伤科医生坦言,曾有患儿因恐惧治疗导致血压飙升、伤口撕裂,甚至留下终身心理阴影。
在我国,每年约有1.5%-2%的儿童遭遇烧伤意外。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年儿童遭遇烧伤烫伤占儿童外科住院首位,每100个孩子中,就有1-2个可能面临烧伤的痛苦。更令人揪心的是,烧伤患儿数量长期占居儿童外科住院病人的首位。
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三年前每年收治14岁以下烧伤患儿约750人,虽然近年随着出生率下降,这一数字降至400人左右,但儿童烧伤问题依然严峻。
更令人忧心的是,31%的烧伤儿童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剧烈疼痛正是主要诱因。传统换药方式中,撕扯纱布、清创带来的剧痛让孩子拼命挣扎,往往需要三四个家长按压,不仅创面清理不彻底,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破局之道:舒适化治疗带来三重突破
1.吸入麻醉:
让孩子在“甜梦”中治疗
“现在治疗就像睡个午觉。”8岁烫伤女孩圆圆的母亲描述。通过面罩吸入麻醉气体,患儿30秒内进入浅睡眠,医生得以从容清理创面。数据显示:采用该技术后,患儿治疗配合度从不足20%提升至98%,创面感染率下降63%。
2.生物敷料:
给伤口穿上“智能防护衣”
新型生物敷料如同第二层皮肤:
透明材质便于观察创面
抗菌性能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湿润环境加速愈合
揭除时几乎无痛
临床案例显示,深二度烧伤愈合时间从传统治疗的21天缩短至14天,疤痕发生率降低40%。

图:舒适化治疗全麻植皮手术后, 历时1个月创面痊愈,综合抗瘢痕治疗随访6个月。双下肢关节部位不受瘢痕影响可正常屈曲。
3.多学科协作:麻醉医生成“疼痛守门人”
与传统模式不同,舒适化治疗中麻醉团队全程护航。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护,再到苏醒期陪伴,确保孩子“睡得好、醒得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年完成800余台儿童烧伤无痛手术,最小患者仅11个月。

手术室内,用孩子熟悉的卡通片缓解焦虑与害怕
手术结束,医生叫醒沉睡中的孩子
从绝望到重生的治愈之路
烟花之殇:5岁男孩面部深二度烧伤,传统治疗需3周且易留疤。通过无痛清创+生物敷料,2周愈合无痕。

烟花烧伤后
无痛治疗愈合后
热油危机:关节部位三度烧伤患儿,采用头皮移植+屈曲位固定技术,1年后功能完全恢复。
洗澡盆意外:18月幼儿烫伤后,在麻醉下完成首次清创,避免疼痛记忆导致的心理障碍。
给家长的关键建议
1.发生烫伤立即用15-25℃清水冲洗15分钟
2.切勿涂抹酱油、牙膏等异物
3.浅二度以上烧伤务必到专科就诊
4.主动询问无痛治疗选项
当医疗科技与人文关怀相遇,那些曾让人心碎的哭喊正逐渐消失。在安静明亮的病房里,我们看到的是医疗进步的缩影——让孩子在治愈身体的同时,不必再以疼痛为代价。这或许就是对“健康中国”最温暖的诠释。

儿童烧伤病区主任魏莹
专家心声:医疗的温度在于减轻痛苦
“当年浸浴换药已是最大温柔,现在无痛舒适化我们做得更好。”从医20年的魏医生感慨。现代烧伤治疗不仅追求愈合伤口,更要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随着舒适化治疗写入《中国儿童烧伤诊疗专家共识》,更多患儿将告别疼痛恐惧。
来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2025年脊柱侧弯防治论坛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成功举办
- 凌晨程序员被右手剧麻惊醒 专家:再拖下去“鼠标手”就成肌肉萎缩了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睢县妇幼保健院续签医联体合作协议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荣获“2024最佳品牌传播医疗机构优秀公立医院(国家/省级)50强”
- 怀孕罹患罕见病!郑州一院MDT团队挑战“致畸敏感期”手术禁区
- “妈妈,换药真的不疼了!” 儿童烧伤治疗告别“撕心裂肺”时代 无痛舒适化技术让烧伤患儿笑着康复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开通医保线上支付
- 换尿布竟摸出致命肿瘤!“京豫”专家联手,上演6小时"生命营救"
- 河南省人民医院全院总动员!为患者撑起一片“清凉绿荫”……
- 郑大一附院主编国内首部《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图解》正式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