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日|孩子胖≠养得好儿童青少年运动不可忽视
在传统观念中,许多长辈认为孩子“白白胖胖”就是健康、养得好的标志。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而肥胖带来的健康隐患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远。
肥胖≠健康 肥胖危害大
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
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原本多见于成人的疾病,如今在青少年中愈发常见。
骨骼和关节负担加重
体重过大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增加关节磨损风险。
心理健康受影响
肥胖儿童更容易遭受校园霸凌,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运动是预防肥胖的关键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吃得好”就能健康成长,却忽略了运动的重要性。事实上,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抗挫折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不同的运动类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项目。
学龄前儿童(3-6岁)
以游戏化运动为主,如跑跳、攀爬、骑平衡车、玩追逐游戏等。
每天累计60分钟以上的身体活动,分散在全天进行,避免久坐(如看动画片超15分钟)。
学龄儿童(7-12岁)
可以尝试快走、跑步、骑自行车、球类运动(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游泳、武术、儿童哑铃力量训练等。
每天累计60分钟低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
青少年(13-18岁)
可进行更系统的训练,如长跑、篮球、羽毛球、舞蹈、力量训练(需科学指导)。
每天累积60分钟以上低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次。
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
家长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热爱运动,孩子更容易养成运动习惯。
减少屏幕时间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鼓励户外活动。
选择感兴趣的项目
不要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运动,让他们自主选择。
运动社交化
和朋友、同学一起运动,增加趣味性。
孩子的健康不仅仅体现在体重上,“胖”不等于养得好,科学运动是关键。让我们帮助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快乐运动中茁壮成长!
互动时间
你家孩子的运动时间达标了吗?如果没有那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欢迎留言交流!
来源: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3D打印支具精准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百年正骨与现代科技融合,再现“穿针夹板”奇效
- 这个日常用品竟会增加患癌风险?血液科医生:出现症状别忽视
- 东院区开诊一周年福利来啦!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惠民大礼包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