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口面包竟休克?餐桌上的过敏原清单,速查!
这天,两岁的小明(化名)第一次吃涂有花生酱的面包。几分钟后,小明的皮肤出现大片红疹,痒得不停抓挠。紧接着又出现烦躁不安、声音嘶哑、呼吸急促费力,还伴有剧烈咳嗽、腹痛和呕吐。
紧急送医后经医生诊断,小明发生了严重的花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万幸送医及时,紧急救治后小明转危为安。
一些看似平常的食物,对某些孩子来说,可能是潜伏的“刺客”。河南省儿童医院东三街院区消化内科提醒各位家长,儿童食物过敏可能比想象中更快、更猛,造成的危害可能比想象中更大!认识它、防范它,才能为宝贝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急性与慢性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往往累及人体多系统,如胃肠道、皮肤、呼吸道等,婴幼儿时期最常累及胃肠道和皮肤。
急性食物过敏(速发型)多在进食后几分钟至2小时内发作,症状明显。通常表现为:起荨麻疹、嘴唇/眼皮红肿、瘙痒;出现呕吐、急性腹痛、腹泻;打喷嚏、喘鸣、喉头水肿。若出现意识模糊、过敏性休克,要立即急救。
临床上还有很多慢性食物过敏宝宝,症状并不显著,有的可能只有单一症状,比如反复腹泻、便血、哭闹、湿疹等,容易被忽视。而长期不愈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食物过敏 宝宝易中招
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时会错误地将普通食物蛋白识别为“敌人”,从而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
婴幼儿的肠道屏障功能较弱,肠道黏膜的防御机制还不完善,容易让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透过肠壁进入体内,触发过敏反应。
此外,家族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或食物过敏,那么宝宝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如果宝宝本身患有中重度湿疹,往往提示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同时可能伴随肠道屏障问题,这类宝宝出现食物过敏的概率更高,需要家长格外关注。
餐桌上常见的过敏原
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如核桃、腰果)、大豆、小麦、鱼、贝类等食物占儿童过敏原的90%以上。此外,芝麻近年来的过敏率在上升,芒果、猕猴桃等热带水果有可能引起口腔瘙痒或皮疹。
家长需注意,给孩子首次尝试高致敏食物(如花生、海鲜)时,应少量测试,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家族有过敏史,或宝宝已有湿疹等过敏表现,添加辅食时应更谨慎。过敏可能随年龄改善(如牛奶、鸡蛋过敏),但花生、坚果、海鲜过敏可能持续更久甚至终身。
家长必学 过敏原的预防与管理
对于过敏原,要遵循严格回避的原则。
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务必仔细阅读配料表。重点查看是否含有“牛奶”“乳清蛋白”“卵白蛋白”“花生酱”“麸质”等。此外,要注意“可能含有...”“生产线也加工...”等交叉污染提示。
外出就餐时,明确告知服务员、厨师、活动主办方孩子的过敏原,询问食材和烹饪方式,以避免食用后发生过敏。
给家长的“防刺”自查表:
☐ 孩子吃过某种食物后,出现过皮疹、瘙痒、呕吐、腹泻、腹痛、便血、异常哭闹、咳嗽、喘息、面部肿胀吗?
☐ 家族中有人有过敏性疾病吗?
☐ 孩子有反复发作的湿疹吗?
如果以上任何一项打√,则表明孩子有可能存在食物过敏,请务必咨询医生。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设备重启、技术突破 河南省肿瘤医院两位医生将腹腔镜技术落地厄立特里亚
在非洲东部的红海之滨,一台沉寂多年的医疗设备重新运转,一项久违的外科技术重回手术台。两位医生,用一双手、一身技艺,在资源匮乏的异国土地上,把“不可能”变成了“可以做”。
- 下一篇
郑大一附院顾朝辉教授团队揭示ACSL5调控脂质代谢诱导膀胱癌细胞衰老新机制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学部顾朝辉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Oncogene》发表题为“ACSL5 regulated acetyl-CoA to promote bladder cancer cellular senescence via 53BP1 acetylation”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