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亲喂 vs 瓶喂:科学对比,一次说清!
宝宝一出生,母乳喂养就成了新手爸妈最操心的事儿。有些年轻父母认为瓶喂是兼顾母乳营养与生活便利性的合理选择。虽说都是喂母乳,但“直接亲喂”和“用奶瓶喂”这两种不同方式有人要犯嘀咕:不都是喂母乳嘛,能有啥不一样?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母乳亲喂和瓶喂的科学对比。
区别
母乳亲喂:指母亲通过乳房直接喂养婴儿,毋庸置疑,这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喂养表现即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程度可能是识别婴儿神经、肌肉异常的信号。
母乳瓶喂:指母乳吸出,放在奶瓶中喂养婴儿,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乳喂养(家长让婴儿亲自吸吮自己的乳房获取母乳),称之为“奶瓶人乳喂养 ”。
对母婴身心的影响区别
亲喂,妈妈和宝宝胸贴胸、腹贴腹的肌肤接触,是妈妈和宝宝情感链接的最佳方式,有利于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与宝宝安全感的建立,也有利于妈妈很快进入母亲这个角色,帮助产生更多乳汁。更厉害的是,母乳亲喂能帮助宝妈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还可以刺激乳房,降低宝妈乳腺癌、子宫癌的患病风险,同时减少产后抑郁等情绪问题的发生。
而“人乳奶瓶喂养”,这种喂养方式并不等同于母乳亲喂,从喂奶时机上看,奶瓶喂养家人更愿意按时喂养,容易造成过度喂养的状况。母婴间的亲密接触少,需要通过拥抱、抚触弥补亲密感,过早使用瓶喂存在乳头混淆风险。
对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不同
亲喂,婴儿接触到母亲的皮肤,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摄入皮肤表面的细菌,对其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母乳中最宝贵的也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就是各种免疫物质和活性物质。让孩子与母亲共享同一的微生物环境。
吸奶器吸出母乳放入奶瓶喂养,乳房不接触宝宝口腔,菌群多样性减少。冷冻母乳和冷藏母乳的营养和活性物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潜在病原体的暴露可能对婴儿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有害细菌的大量富集可能会改变婴儿肠道的微生物群,影响其免疫系统的发育,进而导致他们日后患过敏症及哮喘的风险升高。
对婴儿昼夜节律的影响不同
母乳不是静态的生物液体,而是一种动态液体,这种节律变化不仅存在于母乳喂养的一天中,甚至存在于整个哺乳期。母乳包含多种成分的有效混合物,这些物质在睡眠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对于婴儿生长至关重要。
奶瓶人乳喂养乳汁成分缺乏动态节律的变化,与神经调节不能保持同步,甚至影响婴儿昼夜节律的建立。晚上为婴儿提供一瓶早上的母乳,其皮质醇含量较高、褪黑激素含量较低,这或许就好像是睡觉前开着灯一样的效果。迫不得已要挤出喂时,母亲在吸乳时可以对其乳汁进行标记并协调婴儿的喂养,即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婴儿正确时间的母乳,或许能帮助其更好地调节其机体的昼夜节律钟。
对婴儿口腔发育的影响不同
亲喂时婴幼儿在吮吸乳房,需要面部及嘴唇、舌头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这些动作都会对婴幼儿的口颌系统产生较强的物理和感官刺激,促进婴幼儿口颌面部肌肉与骨骼的正常协调健康发育。
瓶喂长期的口含奶嘴、错误的婴儿哺喂姿势等不良的习惯会导致婴儿吮吸得不到有效的功能锻炼,都会直接引起幼儿的牙齿和下颌发育不良,增加牙之间的裂隙,从而导致婴幼儿的下颌前突。
参考文献
[1]费晓丹.母乳喂养指南,新手爸妈必看[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07):75-76.
[2]裘梦凡,胡晓静.母乳亲喂婴儿吸吮-吞咽-呼吸机制的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6):1306-1311.
[3]衣明纪,汪之顼.奶瓶人乳喂养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07):715-718.
[4]付晓翔.山东省部分地区0-6月龄婴儿奶瓶人乳喂养的现状调查[D].青岛大学,2019.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