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

翟鑫    2025-09-16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474 【查看证书】

  皮肤上莫名冒出的“小疙瘩”,不仅影响外观,有时还需手术切除。当切除范围较大时,医生常会施展一种如同“移花接木”的技术——皮瓣转移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精细修复创面,兼顾美观与功能恢复。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手术?

  🔍 认识皮肤上的“不速之客”:

  体表肿物类型

  体表肿物泛指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异常团块,十分常见。它们大多属良性,但也有恶性可能。

  • 良性常见类型

  痣:色素细胞聚集形成,形态多样;

  脂肪瘤:由脂肪细胞组成的柔软包块;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因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内容物常如豆渣;

  纤维瘤: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硬结;

  瘢痕疙瘩:创伤后愈合异常导致的高出皮面的瘢痕。

  • 恶性常见类型

  基底细胞癌:最常见皮肤癌,生长慢转移少;

  鳞状细胞癌:发展较快,有一定转移风险;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须高度重视;

  其他皮肤恶性肿瘤。

  🩹 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皮瓣转移的奥秘

  奥秘

  当肿物切除后创面较大、无法直接缝合时,医生就会考虑采用“皮瓣转移”。

  • 什么是皮瓣

  它不是一片简单的皮肤,而是自带血液供应(含血管、脂肪等)的活组织,犹如自带养分的“花瓣”,移植后更易存活。

  • 如何操作

  若创面不大,可“就地取材”,将周围带血供的皮肤组织旋转覆盖缺损区,如同“转动门板”;

  若创面宽大,则从身体其他合适部位切取一块带血管的皮瓣,“移栽”到创面处重新缝合,就像保留花茎的鲜花,移至新土依然鲜活生长。

  • 突出优势

  因自带血运,皮瓣存活率高,且在颜色、质地、厚度等方面与受区更匹配,美观和功能性都优于常规植皮。

  📋 什么情况下需要皮瓣转移?

  适用

  并非所有切除手术都需皮瓣修复,其主要适用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创面过大、过深,无法直接拉拢缝合;

  深部重要结构(如骨骼、神经、血管、关节)暴露,需软组织保护;

  功能部位(如手指、面部、关节)缺损,对外观和活动能力要求高;

  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需修复缺损并保障切缘安全;

  局部血运差或疤痕组织多,不适合植皮。

  🩺 术后护理与随访同样关键

  尽管现代皮瓣技术成熟、成功率极高,但术后仍需医患携手密切观察,加强伤口护理,及时沟通反馈,才能最大程度预防并发症,保障修复效果。

  皮瓣转移是整形与修复外科中一项精湛的技术,它运用患者自身“富余”的、带血供的皮肤组织,像完成拼图一般精准修复缺损,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目标。了解其原理与流程,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更安心地迎接手术,达到理想康复效果。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