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糖尿病患者面临骨折和手术风险夹击,来河南不开刀重获新生
“真没想到,不用开刀,好得这么快!谢谢赵主任,谢谢洛阳正骨医院!这一趟,我们来值了!”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手法(微创)正骨科,来自吉林的李女士激动地拉着赵朝锋主任的手,眼里满是感激的泪花。
锁骨骨折与糖尿病手术风险双重夹击
半个月前,李女士在一次骑车过程中不慎摔倒,右侧肩部传来钻心的疼痛。诊断书上的“锁骨骨折”四个字,像一道冰冷的判决,开启了她与家人辗转求医的艰辛路程。
从吉林的医院到北京的名院,专家们的建议出奇一致:“需要做手术,打钢板内固定。”这本是现代医学最常规、最有效的方案,却成了李女士一家心头最大的巨石。因为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糖尿病患者,手术伤口愈合难、易感染、并发症风险高……这些医学术语在她与家人听来,句句都关乎不可预测的后患与漫长的恢复期。
邂逅仁医:精准触诊,指尖上的艺术与科学
就在李女士一家人陷入两难之际,希望的火花在偶然的交谈中闪现。李女士的女儿经人介绍,听到了“洛阳正骨”和“平乐郭氏正骨”的名字。这个名字带着中原大地的厚重与百年传承的神秘色彩,像一束光照进了他们灰暗的心房。
带着忐忑与希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女士一家从东北到中原,跨越千里来到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挂上了手法(微创)正骨科赵朝锋主任的号。

走进诊室,没有冰冷的器械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而从容的氛围。简单了解了李女士的病情后,赵朝锋主任没有立刻下定论,而是进行了极其仔细地检查。他的手指仿佛带着温度与智慧,在李女士骨折的锁骨周围轻柔而精准地触摸、按压、感知。他一边检查,一边温和地询问李女士的感受,同时向家属解释着伤情的细节。这种严谨与耐心,让李女士一家感到被深深理解和尊重。
守正创新: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响
经过团队的严谨评估,一个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个体化保守治疗方案诞生了。赵朝锋主任坦诚地告诉李女士:“您的情况,我们有信心通过手法复位锁骨带固定来治愈。糖尿病确实增加了风险,但正因如此,我们更要选择一条对您损伤最小、最安全的路。”

复位前影像
复位室里,赵朝锋主任凝神静气,运用平乐正骨独门手法,动作如行云流水,看似轻柔,却蕴含着巧妙的力道。“咔”的一声轻响,在团队成员默契地配合下,骨折错位的部位瞬间得以还原。整个过程快、准、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复位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愈合期间骨骼不再移位?摒弃笨重、不透气的传统石膏,赵朝锋团队为李女士“私人订制”了3D打印的辅助扣板压垫。扫描、建模、打印,一个完美贴合李女士锁骨轮廓、轻便透气的压垫被制作出来。当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压垫佩戴上身时,李女士和女儿都感到不可思议。它和锁骨带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固定的稳定性,又极大地提升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复位后影像
在赵朝锋团队的精心指导和定期复查下,奇迹发生了。仅仅一周后复查X光片,显示骨折部位对位良好!李女士肩部不疼了,脸上的愁容被笑容取代,手臂的活动度也一天天好转。
仁心正骨,不负性命相托

李女士的故事只是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每日发生的寻常一幕,却生动诠释了“技术精湛”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在这里,技术不仅仅是冰冷的手术刀和钢板,更是那双承载百年传承、能“对话”骨骼的巧手;是那枚融合现代科技、为患者量身定制的3D扣板压垫。关怀,不仅仅是微笑的服务,更是真正站在患者的立场,为其权衡利弊,制定最人性化的方案,是那份“不负性命相托”的沉重责任。
王净丽 赵朝锋 李晓宇/图文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