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警惕!男孩性早熟,比女孩藏得更深

魏琛    2025-09-28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3688 【查看证书】

  提到 “性早熟”,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 “女孩才需要注意”,总觉得男孩发育慢,不用着急关注。

  可实际上,男童性早熟就像 “隐形的小警报”,信号藏得深、容易被忽略,等发现时可能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今天就带大家拆穿这些 “隐藏信号”,别让它悄悄影响孩子成长。

  妇幼健康科普

  男童性早熟的 “信号”

  和女孩乳房发育明显不同,男童性早熟的信号常常 “不起眼”。医学上认为,男孩在 9 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就属于性早熟,最典型的信号有两个:

  一是睾丸变大,正常 8-9 岁男孩睾丸像 “小玻璃球”,直径约 2.5 厘米,若提前变大(超过4ml),或单侧 / 双侧突然增大,就要警惕;

  二是身高 “猛长”,比如 10 岁前每年身高增长超 8 厘米,比同龄孩子高出一大截,看似是 “好事”,实则可能是性早熟导致的 “提前冲刺”—— 骨骺线会被过早激活,反而让成年身高 “缩水”。

  还有些 “小细节” 更易被忽略:比如孩子突然长腋毛、阴毛,或声音变粗(像 “小大人” 的嗓音),甚至出现遗精(一般正常男孩 12-14 岁出现)。还有家长把孩子 “身高猛长” 当成 “遗传好”,直到孩子 11 岁就停止长高,检查才发现骨骺线已闭合,追悔莫及。

  为啥男童性早熟总被 “错过”?

  男童性早熟易被忽视,主要有三个 “坑”:

  一是信号隐蔽,睾丸变化不像女孩乳房发育那样容易观察,尤其是孩子穿衣服、洗澡时家长若不留意,很难发现;

  二是认知误区,不少家长觉得 “男孩发育晚,晚点没关系”,甚至把 “身高猛长”“声音变粗” 当成 “孩子长大懂事” 的表现,压根想不到是性早熟;

  三是孩子害羞隐瞒,男孩进入小学后开始有 “隐私意识”,发现身体变化(如睾丸变大、长阴毛)会觉得不好意思,不敢跟家长说,家长不问,孩子就不主动提,慢慢就错过了发现时机。

  此外,现代生活中的 “隐形诱因” 也在推波助澜:比如常吃含激素的补品(如人参、蜂王浆)、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或长期接触含雌激素的物品(如妈妈的护肤品、塑料玩具中的化学物质),都可能诱发性早熟。男童性早熟发生率虽低于女孩,但近年呈上升趋势,且因发现晚,部分孩子确诊时已出现骨骺线提前闭合,成年身高会比预期矮 5-10 厘米。

  预防与应对:家长要做这三件事

  想避免错过男童性早熟,家长只需做好 “观察、避坑、及时就医” 三件事:

  1.定期 “悄悄观察” 身体变化

  洗澡时或睡前,自然地观察孩子睾丸大小、有无腋毛 / 阴毛,每年记录身高体重(用生长曲线标注),若发现 9 岁前睾丸变大、身高增长异常快,立刻警惕。男性第二性征启动往往在10-14岁,大部分男孩子在初二初三阶段就已经完成了青春期发育,到了终身高状态。

  2.避开 “催熟” 雷区

  不给孩子吃不明补品、保健品,少买油炸食品、含糖饮料。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少让孩子看成人影视剧、短视频,减少不良信息刺激。

  3.发现异常别慌,及时就医

  若怀疑孩子性早熟,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儿童内分泌科,通过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检查确诊。性早熟可通过早期调整饮食、运动或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大多能延缓骨骺线闭合,帮孩子保住 “身高潜力”。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可不能因为 “忽视” 留下遗憾呀!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