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烧不退+红疹?跟着专家“三看”快速识别猩红热
近日,一位小朋友突然发热、喉咙痛,第二天脖子上冒出红疹,口周发白,持续高烧不退,来河南省儿童医院南院区急诊医学科检查后,确诊为猩红热。
近十年来,猩红热在全球多地出现明显回升。以往春季是流行高峰,但今年直至六月,病例数仍持续上升。目前进入9月份,散发病例在门急诊依然常见,需引起大家的关注。
“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是典型信号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冬春季节尤为高发。该病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家长可通过“三看”口诀帮助识别。
一看嘴:孩子脸颊发红,但口鼻周围反而发白,形成典型的“口周苍白圈”。
二看舌:疾病初期舌乳头红肿,似“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味蕾仍较明显,呈“杨梅舌”。
三看皮疹:皮疹通常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一天内蔓延全身。典型表现为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摸起来像“鸡皮疙瘩”,按压可暂时褪色,伴有痒感。
皮疹多在1周内消退,第2周开始脱屑,严重者可能出现片状脱皮。
必须隔离吗?
患儿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物品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孩子确诊后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咽拭子检测阴性或治疗不少于7天。
治疗过程中务必规范使用抗生素,确保咽拭子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抗原检测阴性、病原彻底清除,复发概率极低。但仍需按要求复查,杜绝后患。
别小看后期随访
猩红热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并发症。
感染扩散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甚至败血症。
免疫反应还可能引起风湿热(感染后3周左右)、肾小球肾炎(感染后2-3周)、反应性关节炎(感染后10天内)。
提示:即使孩子症状有所好转,家长也切勿自行停药,应在确诊后的第2-3周按时复诊,确保痊愈。
预防是关键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保护易感儿童:保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
守护孩子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让孩子远离猩红热!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郑大三附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心青年”托管招生啦!
郑大三附院结合20余年的孤独症康复治疗经验,吸取国内外大龄孤独症托养机构优点,认真听取心智障碍者家长的需求,对有照护困难的家庭提供日间照料、干预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通过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托管托教服务,帮助家长减轻照护儿童的压力,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和发展。
- 下一篇
八年战痘,一朝逆袭 看25岁女孩如何用“光之利刃”重获新生
“医生,我真的没办法了......”小雅指着自己脸颊上顽固的痘痘和深浅不一的痘印,语气中满是无奈。25岁的她,战痘史却已有整整8年。试过各种护肤品、偏方,甚至口服药物,效果总是昙花一现。直到在皮肤科医生推荐下,她尝试了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治疗,才真正迎来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