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孩子高烧不退+红疹?跟着专家“三看”快速识别猩红热

河南健康网 2025-09-29河南省儿童医院2774

  近日,一位小朋友突然发热、喉咙痛,第二天脖子上冒出红疹,口周发白,持续高烧不退,来河南省儿童医院南院区急诊医学科检查后,确诊为猩红热。

  近十年来,猩红热在全球多地出现明显回升。以往春季是流行高峰,但今年直至六月,病例数仍持续上升。目前进入9月份,散发病例在门急诊依然常见,需引起大家的关注。

  “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是典型信号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多见于幼托及学龄儿童,冬春季节尤为高发。该病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家长可通过“三看”口诀帮助识别。

  一看嘴:孩子脸颊发红,但口鼻周围反而发白,形成典型的“口周苍白圈”。

  二看舌:疾病初期舌乳头红肿,似“草莓舌”;2-3天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牛肉色,味蕾仍较明显,呈“杨梅舌”。

  三看皮疹:皮疹通常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一天内蔓延全身。典型表现为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摸起来像“鸡皮疙瘩”,按压可暂时褪色,伴有痒感。

  皮疹多在1周内消退,第2周开始脱屑,严重者可能出现片状脱皮。

  必须隔离吗?

  患儿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玩具、物品等传播,还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感染。孩子确诊后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咽拭子检测阴性或治疗不少于7天。

  治疗过程中务必规范使用抗生素,确保咽拭子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抗原检测阴性、病原彻底清除,复发概率极低。但仍需按要求复查,杜绝后患。

  别小看后期随访

  猩红热真正让人担心的是并发症。

  感染扩散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甚至败血症。

  免疫反应还可能引起风湿热(感染后3周左右)、肾小球肾炎(感染后2-3周)、反应性关节炎(感染后10天内)。

  提示:即使孩子症状有所好转,家长也切勿自行停药,应在确诊后的第2-3周按时复诊,确保痊愈。

  预防是关键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保护易感儿童:保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度锻炼,增强免疫力。

  守护孩子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警惕、积极预防,让孩子远离猩红热!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