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炎症性肠病患者备孕需与医生“同行”

李静雅 冯百岁 耿丽    2025-11-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25

  对于30岁的李女士而言,通往母亲身份的旅程,因为自己作出的一次错误决定,拐入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岔路。三年前,她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该病属于炎症性肠病(即IBD)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需要长期管理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规律口服药物后,她便血、发热的症状很快消失,近3年间病情稳定,生活与常人无异。

  近期,怀抱着对家庭的憧憬,李女士将“备孕”提上日程。然而,一个念头让她陷入了焦虑:“一直吃这些药,万一影响怀孕、伤害宝宝怎么办?”在担忧的驱使下,她未与医生沟通,便悄悄减少并最终停掉了维持病情的药物。她认为既然没症状了,病大概就好了。

  01.病情凶猛反扑 罕见脓疱敲响警钟

  然而,疾病并没有给她“侥幸”的机会。停药仅一个月,沉寂的溃疡性结肠炎便卷土重来,且势头远超以往。便血症状复发并加重,更令人心惊的是,她的双腿开始冒出脓疱,并迅速蔓延。当她来到郑大二附院消化内科求助时,情况已异常严峻:双腿膝关节以下布满巨大脓疱,持续高烧,剧痛让她无法弯曲膝盖、不能行走,一个月内体重锐减10斤。

  “病人疼得直哭,这种如此严重、广泛的脓疱性皮损,作为肠外表现在炎症性肠病中非常少见,是我们团队近几年接诊过的上千例患者中最典型的。”接诊的消化内科二病区耿丽主治医生回忆道。经详细检查,医生排除了感染因素,确认这触目惊心的脓疱,正是失控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器官所引发的“肠外表现”,是溃疡性结肠炎本身极度活跃的信号。

  

  02.精准施治控制病情 患者终脱险出院

  面对李女士因剧痛无法完成肠镜准备的困境,冯百岁教授团队决定先行控制全身异常免疫风暴。在使用激素初步稳住病情后,她退烧了,脓疱停止进展,关节活动度改善。随后,肠镜确认她的肠道内已是一片“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景象。

   

  针对这一棘手情况,冯百岁教授团队为她用上了靶向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这种药物能像“精确制导导弹”一样,阻断体内异常的免疫炎症。用药后,李女士的肠道症状和腿部脓疱均显著好转,住院约10天后,她终于能够自行行走,顺利出院。 

  03.专家郑重提醒:稳定期备孕是前提 医患沟通是基石

  回顾这场本可避免的危机,耿丽医生郑重提醒广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尤其是育龄期女性两大关键点。

  第一,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是备孕的“红灯”。务必在病情长期稳定,并经专科医生全面评估后,才能在“绿灯”指引下考虑妊娠,这是对母亲和胎儿健康的双重负责。

  第二,切勿“想当然”自行停药。目前很多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在备孕期和妊娠期被证实是相对安全的。患者不能因为不必要的担忧而擅自停药,停药本身导致的疾病复发,其危害远大于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用药。”耿医生强调,所有关于治疗和生育的计划,必须与您的主管医生坦诚沟通,这是安全抵达彼岸的唯一路径。

       来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