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下,他们的心声,你听到了吗?
防护服下,他们的心声,你听到了吗?
致敬这些无私付出的人
7月31日起
郑州市二院紧急抽调一批批医护人员
参与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笃定坚守、无悔付出
在这过程中
护目镜下布满血丝的双眼
防护服里浸透汗水的衣衫
脸庞上留下的一道道勒痕
……
涌现了很多感人瞬间
神经内科三病区杨丽娟:任务完成,睡姿就这么奔放
今天的核酸检测任务比较有挑战性,在三十多度的室外,全程六个半小时的工作不间断,不喝水不上厕所已是常态,当终于可以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全湿了,怎么办呢?对着大风扇吹干,取下手套,我的妈呀,我的手竟然像是在游泳池里呆的时间长了的既视感,不过好白,嘿嘿……


取下口罩,我竟然满脸勒痕,此时已经是凌晨四点,我们都有点迷糊了,在等车过程中直接席地而睡,打道回府时在车上又用特别奔放的姿势睡到医院,接着又严格地进行了层层消杀后才回到院内,已经早晨六点半了,那就道一声晚安和早安吧!


参与了中国速度,熬过了蚊虫叮咬,经历了汗流浃背,体验了电动三轮,勒出了满脸褶子,能为大郑州出一份力,大家都棒棒哒!

护理部副主任吕素景:哭了,但骄傲
护理兄弟姐妹们的艰辛和勇敢,让我流泪一次又一次,但我可以骄傲的说,接到任务我们没人退却,并且是高标准完成,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酷暑下全神贯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同时还要回答群众提问、讲解防护知识,不敢多喝水,没有时间吃东西,没人叫屈没人喊累,特别是康立伟、孙艳华这些护士长们,也是血肉之躯没有什么铜手铁臂,但走进社区她们主动承担责任始终不忘初心,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兄弟姐妹,才打造出我们二院这支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钢铁般队伍。



青光眼病区狄浩浩:我是党员,不能“等”任务
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不能等着让医院给我们派发任务,我们就应该第一时间上前线,义不容辞!平时在临床一线工作中,积累了防疫和急救方面的经验,而且眼科医生的手讲究的就是稳准又轻巧,正好适用于给社区的孩子和老人采集核酸样本,不会给他们带来痛苦,我真的有点小得意。
8月2日下午,狄浩浩随队到社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时,由于天气炎热、工作强度大,身体出现了低血糖反应突然晕倒,脸色苍白、浑身大汗淋漓。然而,他却没有被身体的不适击倒,简单恢复后坚持连夜工作十几个小时,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狄浩浩说,自己本来就是来一线为群众服务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一定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耽误工作,还给大家添麻烦。“我必须把共产党员勇于克服困难、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责任担负起来。”


杜非洲、牛瑞珂:战疫一线的“夫妻档”
7月31日一接到医院通知,内分泌科杜非洲、口腔科牛瑞珂夫妻俩安置好了孩子,就来到医院随队分别前往支援各社区核酸检测点。虽然我们同在二院,但是三天都没有见过面,只偶尔有空了用微信报个平安。8月3日二七区第二轮核酸检测,我们又同时被抽调,被分配到了不同组,终于远远地见了一面,心想在疫情面前,我们这对“夫妻档”更多的是作为战友并肩作战,我们相信,这也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妇科李蕾:责任和使命支撑着我的倔强
7月31日,作为第一批前往核酸检测点支援的医务人员,李蕾工作已经超过19个小时,前来接替的战友到达核酸检测点时李蕾已经累到虚脱说不出话了。
在接班的医护人员中,由于有些人没有做过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李蕾提着劲把自己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经验,讲解给前来接班的战友,怎样为市民解答疑惑、安抚情绪,需要避免犯哪些错误等等。短短的十五分钟她已经竭尽全力,语气虚弱但倔强。
李蕾是一名中共党员,还是一名青年团干,她小小的倔强支撑着一名党员的坚守,也支撑着自己的一份责任心!


(来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医联体的温暖接力,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守护万千妇女儿童的健康
- 郑大一附院贾延劼教授团队在美国神经学协会年会展示自主研究成果
- 小咳嗽没当回事,拖了半年查出肺癌 医生:这类人要当心
- 糖友别躺平!运动是您的“隐形降糖药”!
- 当霜降遇见肾病:一份专属的“藏养”守则
-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在国际细胞病理学顶刊发表研究论文
- 义诊预告 | 重阳节关爱老年人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老年骨病义诊活动来啦!
- 对话许松涛 | 儿童秋季腹泻进入高发期,比病毒更危险的是脱水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理事长赫捷院士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 表彰先进启新程 凝心聚力开新局 | 河南省肿瘤医院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表彰暨申报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