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九院提醒市民:流感“防”大于“治”
冬季干冷,气温波动大,蠢蠢欲动的流感病毒在此时也相对活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一下流感的相关知识。
当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时,许多父母无法辩别孩子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流感),怎样区别在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两种疾病呢?

普通感冒可由多种病毒(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支原体感染,主要的症状有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一般很少发生并发症,偶尔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或支气管炎等。
流感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但每年都会出现不同亚型的病毒株,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以飞沫及呼吸道传播为主,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疼等全身症状明显, 多出现高热39°C~40°C,局部症状相对轻,严重时会并发肺炎、脑炎或脑病、多器官损害等,可诱发哮喘加重。
当孩子确诊流感后,病情较轻的经过医生诊疗后可回家服药密切隔离观察,但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盲目滥用抗生素,观察用药后的状态。如果孩子持续高热、精神状态差或呼吸心率改变,应及时就医,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可用煮沸、酒精、碘伏等消毒剂消毒,房间也要保持通风。而病情较重的则需要住院治疗。
家长们每年可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应尽早接种,虽然疫苗不能完全预防流感,但可降低症状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孩子的看护人员尽量要接种,可对孩子产生间接保护。
有流感疫苗禁忌症人群,未产生抗体之前,接触流感患者后,可考虑服用药物紧急临时预防。但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进行药物预防,一定要遵医嘱用药。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外出要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和口腔;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增强体质;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尽早就医。
这个冬季,祝愿我们尽快远离病毒,“无感”而过。
来源:郑州市九院 樊星
编辑:刘明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医联体的温暖接力,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守护万千妇女儿童的健康
- 郑大一附院贾延劼教授团队在美国神经学协会年会展示自主研究成果
- 小咳嗽没当回事,拖了半年查出肺癌 医生:这类人要当心
- 糖友别躺平!运动是您的“隐形降糖药”!
- 当霜降遇见肾病:一份专属的“藏养”守则
-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在国际细胞病理学顶刊发表研究论文
- 义诊预告 | 重阳节关爱老年人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老年骨病义诊活动来啦!
- 对话许松涛 | 儿童秋季腹泻进入高发期,比病毒更危险的是脱水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理事长赫捷院士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 表彰先进启新程 凝心聚力开新局 | 河南省肿瘤医院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表彰暨申报启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