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体重110斤,肿瘤就有21斤重!人到中年要小心这种“肥胖”

河南健康网 2024-05-2212259

  体重只有55公斤的郑女士,四肢纤细却有个怎么也减不下去的肚腩。4年来,腰围屡创新高,一直认为是中年发福,体检后才发现下腹巨大肿瘤。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与妇科专家联手,为其切除10.5公斤重、体积堪比“篮球”的巨大肿瘤。

  最近,48岁的郑女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都觉得肚子里顶得慌,以为是更年期到了,就去医院体检了一下,竟然揪出了“肚腩”背后的“真凶”——腹部巨大肿瘤。

  郑女士慕名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找到了副主任医师刘英俊。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郑女士腹中肿瘤最长直径达35厘米,几乎占据了整个腹腔,将胃、肝等重要脏器都挤压至胸口。肿瘤血供极其丰富(详见下图),最危险的是肿瘤压迫下腔静脉、肠经膜上静脉、髂静脉等大血管,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在腹壁形成了严重的静脉曲张,且肿瘤与输尿管、卵巢、附件关系密切。

左图中白色曲线均是肿瘤的血管

  经多学科专家会诊,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均认为手术风险极大:一方面肿瘤巨大,造成手术操作空间很少,分离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时操作难度极大,加上郑女士身材偏瘦小,更让手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一旦肿瘤破裂或者肿瘤压迫的大血管破裂,都可能导致大出血。而下腔静脉等这些大血管,相当于人体血流的“交通枢纽”,一旦出血,可能瞬间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这就好比在橙子表面开口后直接取橙肉,既不能分瓣取橙、破坏橙肉的完整,还不能让这个汁水丰富的橙子有任何橙汁流出来。”刘英俊解释说。

  下不了手术台是意料之中,顺利下手术台才是意外。

  在与郑女士及家属坦诚沟通过手术风险后,郑女士还是决定放手一搏,接受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最终,刘英俊联合该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罗艳林,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郑女士先接受了经皮选择性动脉造影加血管栓塞术,减少较大动脉的血量。

  手术前,医院输血科多方协调,为郑女士的手术准备了2000毫升血液,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血量的一半,以保障手术中血液供应充足,应对可能发生的大出血的风险。

  之后在麻醉医师、手术护士默契配合下,历时3小时完整切除患者腹盆部巨大肿瘤,顺利分离胃、肝脏、肠道、下腔静脉和相关血管。手术结束后发现,肿瘤大小约为35厘米×30厘米×15厘米,重达10.5公斤。

  据刘英俊介绍,腹盆部巨大肿瘤一般来源于腹膜后、女性卵巢或子宫,由于部位隐匿,很难早期发现,一般在发病前期没有任何症状。

  随着肿瘤变大,部分患者只会感觉自己肚子大了,多以为是发胖所致;等有症状出现时,肿瘤已经长得比较大,容易压迫到体内其他器脏和血管,导致手术风险大、难度高。

  罗艳林提醒广大女性朋友,要增强定期体检意识,腹部彩超就可尽早发现端倪,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介绍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英俊

  博士,硕士生导师,院科技拔尖人才、十佳医师,河南省卫生科技优青人才、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消化肿瘤综合诊疗学分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肿瘤防治康复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胃肠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擅长腹盆腔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微创治疗及复杂盆腔肿瘤的手术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

妇科主任医师罗艳林

  博士,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妇科肿瘤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卵巢良恶性肿瘤、子宫良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外阴癌的手术、化疗、靶向等综合治疗,尤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对复发、难治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五上午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王梦圆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