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00多人“重塑睡眠”,这绝活咋练的?
麻醉医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秘密是啥?从独立的麻醉重症监护病房,到“云病房”,住院患者深切体会到了,麻醉医生对手术安全、对疼痛管理的不可或缺。他们与患者的距离,还能更近一些吗?河南省人民医院去年成立的,麻醉治疗与睡眠门诊,将麻醉医生进一步推到了,诊疗一线,也刷新了更多群众的认知。

一、庞大的“失眠族
“说啥也想不到,20多年的顽固性失眠,最后被麻醉医生治好了……”最后一次到麻醉治疗与睡眠门诊就诊时,62岁的田先生感激地告诉副主任医师阮孝国。田先生是一名中学老师,近年来,每天要吃4种、21片抗焦虑、安定类药物才能入睡。药物的副作用蚕食着他的活力,但药物减量或中断会让他更加痛不欲生。这样的痛苦,主任医师朱永锋和阮孝国目睹了太多。

1.30岁的初产妈妈,产后抑郁,高度紧张,多次因为“喘不过来气”去看急诊。
2.17岁的高中生,吃抗焦虑药无效,只能休学,半年从100斤胖到150斤。
3.29岁的男青年,婚姻和事业同时亮红灯,每天要喝三四斤白酒才能睡着……

近年来,失眠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不断升高,长期失眠带来的损害也有目共睹,日渐成为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专业的“神经调控师”
作为“神经调控医师”,用药物和技术调控生命体征,是麻醉医生的专长。麻醉医生“专用”的麻醉药物,以及手术室常用的麻醉治疗技术,成为“对付”顽固性失眠的“大招”。田先生在省医先后接受了快速抗抑郁、睡眠滴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和颊针、行为认知睡眠疗法、居家自控睡眠等治疗。多种疗法“加持”下,半年后,他彻底告别药片,恢复自然睡眠。主任医师朱永锋介绍,1年多来,麻醉治疗与睡眠门诊已帮2000多名患者“重塑”睡眠。今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还在经五路院区开设了专门的麻醉治疗与睡眠病房,综合管理进一步升级。

三、方兴未艾的麻醉大变革
带动全省基层麻醉专业发展,惠及更加广大的患者群众,正是省医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正在做的“大事”。

去年3月牵头全省县域麻醉疼痛中心建设以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共指导带动近百家县市级医院设置了独立的麻醉门诊,几乎在县市级医院实现了全覆盖。基层麻醉医生也纷纷从幕后走到台前。
今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期麻醉治疗与睡眠门诊高级研修班面向全国招收学员,名额一天即爆满。这也充分印证了基层麻醉医生对这种新模式的渴求与欢迎。“面对面给患者解决健康难题,非常有成就感。”商水县人民医院麻醉医生井渤说。其中,耳鸣、面瘫、失眠等多病缠身的彭女士在康复后高兴地说:“没想到省会这么好的服务能到家门口!”


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加强表示,自2018年全省率先成立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设置16个临床麻醉亚专科,统筹规划麻醉评估门诊、日间手术、无痛内镜检查中心与门诊镇静中心等以来,他们就一直走在这场变革的前沿,麻醉医生成为全程参与患者治疗的围手术期医生,麻醉医生在临床诊疗中的主体责任不断增强。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
编辑:于文杰 审核:荣强
- 上一篇
“镜”益求精,排忧解难
牛老汉今年75岁,有多年慢性咳嗽、咳痰症状。1月前咳嗽咳痰加重,在当地医院经抗感染治疗效果差,拍胸部CT检查发现左上肺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影(9cmX6cm),当地医生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建议肺穿刺检查,家属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存在基础疾病,拒绝了该检查。
- 下一篇
眼睛畏光疼痛如火烧 眼科周主任一招解决
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的一个wink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不少爱美人士为提升一下自己的“颜值”选择了双眼皮手术来获得一双"bulingbuling"的大眼睛。李女士今年28岁,十年前单眼皮的她选择了“变美之路”,改变后灵动美丽的双眼为五官增色不少。
相关文章
- 3D打印支具精准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百年正骨与现代科技融合,再现“穿针夹板”奇效
- 这个日常用品竟会增加患癌风险?血液科医生:出现症状别忽视
- 东院区开诊一周年福利来啦!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惠民大礼包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