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心肌病 ECMO治疗紧急“救命”
近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康复出院了。在出院前,患者本人手捧鲜花和家属一起对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患者激动地说:“是你们为我创造了奇迹,太感谢了。”对比患者刚入院时的危急状态,不禁感慨医患之间双向奔赴的力量。
案例背景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创伤,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在全身创伤中均居第一位;应激性心肌病是种由强烈的身体或心理应激引起的可逆性心功能障碍,可导致心功能急剧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当这两种严重疾病状态同时出现在一位患者身上时,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危重状态、紧急入院
患者 “外伤后意识不清2天”从当地医院紧急转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入院时患者深昏迷,在大剂量升压药物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下,生命仍危在旦夕。ICU
团队迅速行动,通过详细检查和分析,很快明确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

医患信任,执行果断
诊断明确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围术期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困难重重。要想为进一步救治争取机会,需要更高级别的生命支持。对于此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启动体外人工膜氧合(ECMO)治疗,既往各大医院治疗经验均有限,如何抉择直接影响治疗的成与败,ICU医务人员和ECMO治疗小组面临巨大的压力。经过全面谨慎地评估,并在家属的充分信任与支持下,突破治疗局限,果断决定启动ECMO治疗,给予更高级别的呼吸循环支持。
多学科协作,创造奇迹
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监测治疗方案,结果不负众望,经过ECMO治疗5天后,患者心肺功能恢复,ECMO成功撤机;后续在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神经外科一病区、康复医学科、高压氧科等多学科协作下,经过近100天的努力,患者意识完全恢复,肢体逐渐自主活动,语言交流正常......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在ICU,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而医患之间的同心协力则是这场战役中最强大的武器,相信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医患之间的同心协力将继续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23年坚守书写医者担当丨郑大一附院急诊科医生陈瑞波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
- 首届“环郑大科创圈”(妇幼赛道)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暨儿童高质量发展中原论坛顺利召开
- 生死时速,多科联动!郑州九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挽救急性心梗危重患者
- 活动预告!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暑期服务月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专场活动来了
- 6次取卵,4年坚持,终于圆了她的母亲梦…...
- 深夜被半边头痛惊醒,一周一次持续十小时 专家:无法根治,但做到这两点可有效控制
- 开学倒计时:儿科给娃的“秋季闯关指南”
- 肿瘤比肾还大,还能保肾吗?TA选择“全国肾脏保护联盟共同主席单位”极限保肾
- 山西男子郑州地铁站突发心脏骤停 郑大五附院多方协作“生死时速”守护生命
- 2025年河南省“最美医务工作者”房佰俊:重新定义血液肿瘤 打开患者新生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