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付有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研究成果:Sphk1/S1P通路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新策略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郭付有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畅君雷研究团队、台北医科大学Chi-Tai Yeh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Sphk1/S1P pathway promotes blood-brain barrier breakdow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rough inducing Nlrp3-mediated endothelial cell pyropt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的新机制,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脑出血是中风的一种严重类型,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治疗方法有限。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会加剧继发性脑损伤,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成为治疗脑出血的关键。研究团队通过病人样本、小鼠脑出血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等,评估了脑出血后Sphk1/S1P的表达水平以及血脑屏障的变化。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脑组织中Sphk1/S1P表达显著上调,与血脑屏障渗漏增加相关。通过药理学抑制Sphk1,可以减少小鼠模型中的血脑屏障渗漏、血肿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结果。研究中使用Sphk1抑制剂PF543和siRNA技术,结果显示抑制Sphk1通过保持紧密连接蛋白功能和抑制内皮细胞的跨膜运输能改善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此外,机制研究表明Sphk1参与血脑屏障破坏系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脑内皮细胞的Nlrp3介导的焦亡有关。这些发现表明,Sphk1/S1P途径在脑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阻断Sphk1/S1P信号通路可能是脑出血一个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该研究揭示了Sphk1/S1P途径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郭付有教授表示,这一发现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能够验证这些发现并临床转化,最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据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E0204700)的资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冯孟昭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郭付有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时,该团队还获批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标志着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脑出血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7310-4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