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咋尿不出来?竟是畸胎瘤压住膀胱!
新生命的降临总是让人欣喜,可来自驻马店的李先生一家却在妻子产下一名女婴后愁眉不展。
原来,孩子一出生,李先生家人就发现孩子几乎没有小便,肚子也越来越胀,甚至开始出现呕吐。家长经多方打听,来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晓泳接诊。查体过程中发现,患儿两侧臀部不对称。肛诊显示,患儿的直肠后面有一个巨大肿物,并且触摸不到上面的边界。随后的B超及MRI检查也证实了该肿物已经越过盆腔,突入了腹腔。患儿被初步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
01确诊畸胎瘤
制定完善手术方案
畸胎瘤是来源于原始胚层的胚细胞异常发育不同组合形成的胚胎性肿瘤。骶尾部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以新生儿和婴幼儿最多见,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出生即可发现骶尾部肿块,由于肿物压迫,患儿会出现排尿、排便困难。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王献良、李晓泳医生高度重视患儿病情,立刻联合团队开展术前讨论,制定了最佳手术方案——“腹腔镜腹腔探查术+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
02可操作空间小
拳头大小肿物被顺利切除
Step1 探查盆腔 找到囊性包块
术中,王献良在腹腔镜辅助下探查盆腔可见囊性包块。幸运的是,肿物与周围脏器无明显粘连,但是位置较深,深达盆腔腹膜翻折处。
Step2 小心分离 切除肿物
王献良在患儿的骶尾部打开一个倒“V”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看见肿瘤位于直肠后、骶骨前,与直肠关系紧密,大小约为7x3x4厘米。如此巨大的一个肿物游离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因为新生儿体格小,操作空间受限,肿物周围布满重要血管神经,既要彻底切除肿瘤,还要保护各种血管神经及直肠、膀胱、输尿管 、卵巢等邻近器官,操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李晓泳的协助下,王献良小心分离肿物,向深处延伸至直肠后进入盆腔,可见肿物与尾骨尖粘连,完整切除肿物及尾骨尖。
手术顺利完成,用时2小时45分钟,出血量仅2毫升。术后,患儿入监护室。目前,患儿已经恢复,伤口愈合良好,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03预防畸胎瘤
关键靠父母
为什么小婴儿会长畸胎瘤?据了解,该患儿家里人都健康,并没有遗传疾病等。李晓泳解释说,畸胎瘤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跟胚胎期人体多能干细胞(生殖细胞)异常分化有关。李晓泳提醒,婴幼儿出现肿瘤,病因其实跟成人一样,除了遗传易感性因素以外,都属于基因突变。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环境很重要。预防儿童肿瘤关键靠父母,从妊娠早期开始,孕妇要避免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有毒物等生物、化学和物理致癌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做好孕前检查、产前检查。目前该病的发病病因还不详,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规范产检可尽早发现。新生儿畸胎瘤中90%以上为良性,外科手术为骶尾部畸胎瘤的首选疗法,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尽快进行手术以免发生恶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切除完整的良性畸胎瘤,大部分预后良好,术后需定期复诊。
04专家简介
王献良
主任医师新生儿外科主任

擅长:新生儿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新生儿外科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完成了先天性食管闭锁、联体婴儿分离术、“一穴肛”根治术等复杂手术。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坐诊地点: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
李晓泳
副主任医师

擅长:小儿外科各种急腹症的诊治,对新生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新生儿先天性发育畸形:先天性腹裂、脐膨出、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河南省儿童医院郑东院区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
- 郑大一附院放射科1项成果荣登《Radiology》 封面,同团队年发6篇相关研究
- 天一转凉娃就容易发烧?出现这些“危险信号”,别等!立马就医
- 孩子的眼睛像水管一样“渗漏”?警惕视力小偷来袭
- 漫天飞舞的“小白虫”咋回事?对人体有害吗?
- 河南省“9·12预防出生缺陷日”系列公益活动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举办
- 洛阳正骨数智骨科应用成果显著——五大典型病例展现精准医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