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宝宝长不大 原因竟是罕见病
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其中80%为遗传性疾病。2月28日是世界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不止罕见”,这是因为尽管每种罕见病的患者人数很少,但罕见病群体的总数庞大,我国患者总数超过2000万。在此,我们呼吁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罕见病患者。
宝宝体弱经常生病,虽然家人精心照料、多次治疗,宝宝还是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宝宝为何长不大?还能拥有健康的宝宝吗?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廖世秀主任为患者答疑解惑。
患者刘女士第一个宝宝出生后发育迟缓且频繁感染,5个月大时肺部严重感染,尽管多次就医、全力照顾,孩子还是不幸夭折。她再次怀孕后到省医进行遗传优生咨询。根据病史,医生怀疑第一个宝宝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但此时已经无法对宝宝进行基因检测来判断。于是,医生通过对刘女士进行基因检测,寻找潜在的原因。检测结果发现,刘女士的IL2RG基因存在致病变异。这意味着,她生育男孩的话,孩子会有50%概率罹患致死性免疫缺陷疾病。这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通常为携带者,而男性则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常因反复感染而夭折。针对这一发现,廖世秀建议刘女士在孕十二周进行胎儿基因检测,结果确认胎儿未携带病基因。刘女士放心地继续孕育宝宝,最终生下了健康的孩子。
李女士的儿子因X连锁免疫缺陷症34型,3岁时夭折。就诊后,医生为她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李女士存在CTBB基因的致病变异。如果再次怀孕,胎儿仍有携带致病基因可能;如怀孕后通过产前诊断发现异常终止妊娠,流产对身体会产生一定的损伤。为了降低伤害几率,再次备孕时,李女士在省医生殖中心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辅助生殖。医生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李女士拥有了健康的宝宝。
刘女士和李女士的诊疗经历,都围绕着一种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这是罕见病的一种类型。
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感冒、感染难以治愈,或者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皮肤病变、共济失调等症状,就要警惕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性,应尽早就医,通过免疫学指标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抗生素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进行干预和治疗,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携带致病基因或有家族史、有不良孕产史的育龄夫妇可以进行遗传优生咨询,通过产前诊断、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生育健康宝宝。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