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团队研究成果荣获2025年ASCCP科技创新奖
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科研团队主导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宫颈非典型腺细胞学中的效能验证研究》荣获2025年度美国阴道镜及宫颈病理学会(ASCCP)科技创新奖。这项历时两年的突破性研究,首次系统论证了AI技术在宫颈腺体病变识别中的双重价值:在提升筛查敏感性的同时,有效降低病理医师的工作负荷,为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宫颈癌防控提供了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ASCCP年会上,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实施科学在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突破。
在ASCCP大会汇报环节,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研究成果——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宫颈非典型腺细胞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引发现场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该研究由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赵澄泉教授指导并进行大会汇报。大会对该研究在提升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价。这一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减少传统检查中的人为误差,显著提高诊断效率,为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与精准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本次大会共设立5个科学研究奖项,用以表彰在实施科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团队与个人。中国学者斩获其中3项奖项。其中,郑大三附院张新医生凭借上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荣获最佳创新技术奖(由赵澄泉教授代为领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研团队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探索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实施科学应用研究方面的实力与创新活力,为推动全球实施科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曾宪旭教授的带领下,郑大三附院病理科团队深耕妇科病理AI诊断领域:2024年首创的AICyte宫颈细胞学辅助系统不仅亮相USCAP年会壁报展示,更荣登《现代病理学》期刊;同年携手清华大学发布的GTDoctor病理大模型,实现了滋养细胞疾病诊断97.7%的正确率,100%的特异度,96.3%的敏感度,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钓鱼治近视”靠谱吗?真相来了!专家深度解析真正的“护眼”活动
- 2岁宝宝误服农药,医护人员凌晨1点打响生命保卫战
- 别让“语言发育迟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形绊脚石” —一个孩子妈妈的感谢信和启迪
- 签约启动!打通就医路上最初和“最后一公里”
- “河南方案”亮相世界级会议 破解食管癌治疗难题
- 郑大二附院南阳路院区“三进行动”团队走进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 警惕!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专利,儿童也中招?家长必看防护指南
- 饿到两眼发昏却一斤肉没掉 中医:管住嘴≠饿肚子=辩证施膳,饿肚子当心拖垮代谢
- 36年不敢拍照的他,盯着自己的照片惊呆了……
- 河南省肿瘤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评为2024年度“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