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三年坚守焕新生:一场跨越时光的医患真情纪实

河南健康网 2025-05-14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4071

  2025年春日的一个清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手法正骨科(微创正骨科)的医生办公室里,洋溢着温暖而感人的氛围。34岁的张先生和妻子手捧两面锦旗和一封长长的感谢信,郑重地送到李晓峰主任和霍乐乐医生的手中。这封感谢信讲述了一段长达三年的医患携手抗争病魔的动人故事。

  突发横祸:命运的无情考验

  2021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张先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严重车祸。这场灾难让他的身体遭受了极其严重的创伤:股骨、胫骨、腓骨、踝关节、腰椎、足部多处粉碎性骨折并伴有部分骨缺损、骨外露,双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双下肢血管神经肌腱也受到了严重损伤,全身多处玻璃渣滞留。全身多处严重创伤很快造成张先生失血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好在送医及时,张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当地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若想保住生命,双下肢截肢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对于正值壮年、肩负家庭重任的张先生来说,这个消息简直让他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幸运的是,在亲友的建议下,张先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手法正骨科(微创正骨科)。

  三年坚守:医患同心创造奇迹

  接诊张先生的是李晓峰主任和霍乐乐医生。他们在仔细研究了张先生的病情后,果断制定了“保肢治疗"的方案。面对张先生和家人的担心,李主任宽慰到:“放心吧,比这更严重的情况我也见过。我们理解患者对肢体完整的渴望,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霍医生也经常激励张先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光明。最终肯定会好起来的!”这些有力的话语,给了张先生坚定的信心。

  从2021年到2024年,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医生技术和患者毅力的严峻考验。张先生入院后,医护人员进行规范清创,有效控制感染风险,稳定生命体征。针对张先生复杂的病情,李主任对其实施多次分期手术,包括骨折断端复位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等,逐步解决骨缺损、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问题。经过术后漫长的恢复过程,张先生各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已完全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郑州院区手法正骨科(微创正骨科)的医护人员不仅在医术上精益求精,更在心理上给予张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在院与否,霍乐乐医生时常跟进张先生的术后恢复情况,鼓励张先生遵医嘱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就像家人一样陪伴他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

  期间,张先生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即使在疼痛最剧烈的日子里,他也坚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锻炼。从最初只能躺在床上,到借助轮椅活动,再到扶着拐杖慢慢行走,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医患双方的心血和汗水。

  重获新生:锦旗背后的感恩之心

  2025年春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李晓峰主任团队为张先生顺利取出各部位内固定物,张先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他和家人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为了表达内心的感激,他特意定制了锦旗和感谢信,亲手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今天是我自己开车来的,要放在前几年根本想都不敢想。每次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想到自己还年轻,如果失去双腿,我就真的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能够陪伴孩子成长,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张先生激动地说。

  李晓峰主任和霍乐乐医生表示,张先生的康复是医患共同努力的结果。“看到患者重新站起来,是我们作为骨科医生最大的幸福。”李主任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用医术拯救患者的身体,用关怀重塑患者的心灵,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来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