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王峰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食管癌临床研究成果
日前,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樊青霞教授、王峰教授牵头,河南省5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PD-L1抑制剂)去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前瞻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Molecular Cancer。郑大一附院孟祥瑞教授为第一作者,王峰教授为通讯作者。

本研究对入组46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采用去除化疗的靶免治疗方案,取得突破性研究结果:经确认客观缓解率(ORR)为56.5%;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5.74个月,相较于免疫联合化疗方案实现翻倍;中位总生存期(OS)为20.57个月,展现了良好的生存获益。安全性方面:该方案的安全性优势明显,≥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8.3%,明显低于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49%-72%,大大提升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标志物探索结果提示:发现一个新型疗效预测突变特征(TP53+/FAT1+/NOTCH3-),其与更高的ORR(65.6% vs. 11.1%)、更长的中位PFS(17.91个月 vs. 5.32个月,)和更优的中位OS相关。

该研究方案已被纳入《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成为晚期初治食管癌临床治疗方案依据。
在樊青霞教授的指导下,王峰教授团队长期深耕食管癌诊疗领域,以食管癌为研究主攻方向,在临床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2022年团队开展的“CAP-02研究”,“双艾”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食管癌取得突破性成果,分别发表于《Lancet G & H》、《Eur J Cancer》,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纳入了《CSCO食管癌指南》。目前,团队在研的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10余项。此次食管癌临床研究成果再获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Cancer》认可,也为后续食管癌领域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从跌倒风险到自救,雨天防滑指南请收好
- 吃了就会成瘾?会让人变傻?心理科用药真相来了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正式开诊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肿瘤)中心惠及中原百姓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上海游客洛阳游玩遇意外,洛阳正骨保驾护航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斩获2025年河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科普大赛“最佳科普奖”
- 直播预告 | 河南省医学会“名医名家走基层送健康系列活动”之产前诊断疑难病例交流沙龙即将启幕
- 国内知名脊柱畸形矫形专家邱勇教授将于9月29日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荣耀入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专科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 皮肤不够?皮瓣来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