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引导精准“拆弹”,11个月宝宝成功保肺
看着11个月的小宝(化名)在病床上安睡,小宝的父母终于放下悬了许久的心。
就在几天前,一场精密如“拆弹”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切除了藏在小宝左下肺的三处复杂病变——肺气道畸形、叶内型隔离肺、支气管源性囊肿,位置横跨S6、S9、S10肺段!
传统手术往往需要切除整片肺叶,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肿瘤外科时红光主任团队通过荧光腔镜引导下精准切除病灶,成功“拆弹”,为小宝保留了更多健康的肺组织。
“三合一”复杂病灶
传统手术面临两难困境
小宝的病情异常复杂:左下肺同时存在肺气道畸形、叶内型隔离肺及左下肺旁的支气管源性囊肿,这些病变不仅本身会压迫正常肺组织也隐藏着感染的风险,更棘手的是它们散在分布于S6、S9、S10三个不同的肺段。
对此,时红光说:“如果采用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意味着需要切除几乎整个左下肺叶。这对于一个仅11个月大、肺部尚在快速发育的宝宝来说,损失巨大,可能会导致术后肺功能显著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等一系列远期问题。”
荧光导航
照亮精准肺段切除之路
面对这个难题,时红光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实施“荧光胸腔镜下复杂病变肺段切除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精准制导”:
01术前“导航”:

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提前锁定病灶范围及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
术前雾化吲哚菁绿,荧光胸腔镜下清晰看到目标病灶(S6、S9、S10)与健康肺组织之间呈现出鲜明的荧光分界线,精确划定“作战区”。

02术中“精准打击”:
仅需在侧胸壁开3个“钥匙孔”,通过荧光分界线逐一分离、结扎病变肺段的微小血管和支气管,精准切除目标病灶,创面干净、无渗血漏气,手术切口仅为5mm,创伤极小。

对比传统肺叶切除:
时长相当: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运用于段间平面显示后可至少节约15min-20min手术时间。相对于肺叶切除来说整体并未增加多少手术时间。
技术优势:精准切除病灶,保留更多正常肺组织,为患儿成年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
安全彻底:荧光导航确保病变边界清晰,切除更彻底,显著降低残留和复发风险。
术后小宝恢复顺利,复查CT显示左下肺病灶清除干净,剩余肺组织膨胀良好,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 父母看着孩子灿烂的笑脸,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时主任能帮我们在这么复杂的病灶旁保住这么多正常肺,太了不起了!”
时红光介绍道,像小宝这样的复杂多发肺内病变患儿,过去往往只能牺牲整片肺叶。采用荧光引导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可以保留更多健康的肺组织。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病,更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守护尽可能多的健康肺组织。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